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只有经历过泡沫破灭,才知道物价十年不涨有多痛,日本教训会再现吗?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DJ


如果物价连续十几年不涨,甚至很多产品都在降,中国人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最近国人的抱怨集中在物价上。不是“猪肉涨疯了”,就是“没有水果自由”了。4月份中国CPI涨了2.5%,居民日常开销大的蔬菜、鲜果类涨幅分别达到了17.4%和11.9%。感觉下馆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或是虽然价没涨,但分量却明显缩水。


相比之下,过去三十年,日本好多商品都降价了。但经济学家也是忧心满满。


藤原朝松屋的窗外望去,在东京街上行人匆匆。他转过头来说,“我家的房子终于涨了,或许要感谢在日本‘爆买’的中国买家。”


去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年度调查发现,土地平均价格时隔27年来首度上涨。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破灭、2007年那段长时间的低迷期之后,2015年,日本特别是东京的房价,正在迅猛上涨。


但除了房价上涨,在藤原的印象里,从小到大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几乎没什么变化。比如在松屋这样一家平价连锁店里吃一碗简单的牛肉丼,只要380日元。


一位眼尖的豆瓣网友发现,1987年播出的电影《北国之恋》,菜单上的拉面也只要380日元。



要说1987到2019年这33年来拉面没一点涨价——不可能,现在日本的拉面差不多600~900日元不等,但如果你去买便利店里的速食拉面,也就216日元。可以说,过了这么多年,日本人在吃饭上的花费涨得不多。


中国人越来越不舍得花钱了,但早在30年前日本资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人就开始不怎么花钱了。


1日本物价不涨反降


超市里差不多一半的商品都降价了。


日本经济新闻通过收集日本全国460家超市价格信息,调查了1989年至2018年的平均价格走势。将有可比数据的约1600种商品作为统计对象,结果发现45%的商品降价。其中就包括调味品、卫生纸这些生活必需品。


如果看日本的经济数据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居民消费CPI涨幅一直很平稳。我们拉来近10年的CPI走势进行比较,基本上从2009年到2014年,CPI都是负值,也就是说大量的日本商品在降价。而从2014年至2017年,物价基本稳定,直到近两年CPI才上涨。



(日本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趋势)


如果将这个周期拉长,从1960年前后开始,则会发现日本物价在1992年以后,基本上处于平稳状态。



(日本上世纪50年代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趋势)


是什么导致了日本物价基本上保持平稳?


有一个解释是,在制造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商品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廉价劳动力拉低了日本一些商品的价格,比如文具和洗涤剂等日用品。


还有一种说法,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和廉价的日用品、服饰品牌占据了日本家庭的购买清单,导致核心消费品的价格没有太多变化。


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很好理解,比如7-11、LAWSON、全家这些便利店自主研发推出的日用品、食品,在价格上能比传统品牌商品便宜30%~40%。平成年间,日本零售商推出的自有品类就增加了5成,在2014年消费税上涨到8%之后,这类自有品牌再度增加。



在旅日作家姜建强的观察中,当今日本到处都是百元店,到处都是全天开放的便利店,到处都是“金之藏”“鸟贵族”之类的廉价居酒屋,到处都是240日元的トド-ル咖啡店,到处都是二手书店BOOK OFF,到处都是“手打”只要3000日元的风俗店……当然,还包括开头藤原去的那家连锁餐厅。


我们所熟知的优衣库,在中国吸引了大量的簇拥,甚至一个设计师合作款式就能卖到万人空巷,让年轻人为之疯狂,因为什么?便宜又有范儿。


日本人也喜欢优衣库,它功能性强的服饰、并不花哨的设计,满足了日本人低调、一季一换的快销需求。因为销量常年保持极佳,如今的日本首富宝座不再属于孙正义,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的创始人柳井正取而代之。这正体现了日本人,甚至不止日本人的“由奢入俭”的消费习惯。


如此爱买便宜货的日本人,难道是真的如作家三浦展所言——“一亿总下流”?


2泡沫破灭后,日本人消费观巨变


说到日本纸醉金迷的时代,一定会提到上世纪90年前后,那个股价房价暴涨、“金钱如粪土”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日本有多繁华?从比中国贵许多的交通花费窥探一番。日本的交通费贵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购买优惠地铁套票,乘坐相同的路程,其票价要比深圳贵8到10倍。在东京坐出租车,起步价约合人民币30元,行程10公里须支付费用约合人民币210元。


根据知乎答主文嘉的回答:


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在日本打车就跟刷公交卡一样。生意火爆,只有出租车司机挑乘客,哪轮得到乘客挑三捡四?1989年,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万円,完全不按规定价格。1988年『週刊文春』8月刊里甚至记载,夜10点银座附近区域五分钟车程,因为太多人打的,有位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竟然砸了100万日元才坐上车。这个时候的日元汇率还不断涨,可100万对当时的日本企业干部来说并不多,野村证劵给每位社员年平均交通津贴是300~400万日元,中层干部一年是3200万円……



在国外越来越买不起日元时,在国内,钱就如“粪土”。1955至1991年36年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上涨了83倍,而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更是上涨211倍。我们也可以从之前的CPI走势中看到,1980到1990年前半叶,日本CPI经历了疯狂上涨。


“卖掉东京的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样的豪言壮语在疯狂乐观的日本社会耳耳相传。人们自信地认为,可以以过去的增速,丈量未来的高度;可以以膨胀的心态,藐视美帝的余晖。


一切都在泡沫破灭后巨变。


从1992开始,日本土地价格持续下跌,截至2015年,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掉了65%。与此同时,日经225指数在1990年之后的两年内下跌了近一半。


这说明什么?你在1990年左右买的一套5400万日元的公寓,到了2014年只值2000万日元。另一边,你原本持有的日经股票,收益一瞬间蒸发了一半,你手上可以用于储蓄、投资的钱,大幅度减少,而你还要面对一个残酷事实:当时买房申请的房贷,得一毛不差的还给银行。


过去靠牺牲未来欠下的房贷车贷,让许多日本家庭不得不选择“戒急用忍”的消费态度。尽可能早地把钱还清的想法,让日本人对新的投资产生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式的恐惧。


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将这种日本家庭消费观的形成,概括为“资产负债表衰退”。


他很形象地将这种“急于还债”的社会心理和日本近20年的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结合。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受到剧烈资产贬值的打击下,理性都会告诉他们,优先目标不再是追求利润,而是资产负债最小化。


为了还债,可以在日常开销上少花点;为了还债,买便宜货是很好的。这种节俭的态度甚至延续到了日本经济发展向好的当下。


其实日本中产家庭还债并不会很困难,可能前十年是艰苦的,不过基本上夫妻都有稳定收入的日本家庭都能还上。只是现在受到创伤的昭和男女宁愿存款,也不做投资。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市面上有约6000种投信商品,是10年前的两倍,科大多数日本人还是不为所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2年至今,日本整体的资产负债表是很保守的。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存款。其中,负债最多最激进的不是企业,而是日本政府。


能说日本人因为上世纪末负了债,就多了很多穷人吗?


不见得。日本最大级的面向富裕层的专门媒体“YUCASEE media”资料显示,日本100万美元以上持有者的数字,2016年为282万6000人,比2015年增加了73万8000人。


野村综合研究所2015年的一个调查也表明:日本富裕层和超富裕层加起来为121.7万。其中富裕层为114.4万,超富裕层为7.3万。与2013年的数量相比较,富裕层增加了20%,超富裕层增加了35.2%。


虽然总数比不上中国,但日本有钱人的数量在近年来也在高速增长着。


可能当你在日本街头,路过穿着优衣库套装的日本人,就是一个资产过亿的“隐形富豪”。


3中国何尝不在走日本的老路?


关于日本人的消费观,有一个解释是这样的——3.11东日本大地震颠覆了日本人的一个物质观: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便恢复原状又有什么意义?下一场的大地震大海啸照样会来临。在自然的强力作用下物质已经不足以让人感到幸福。于是日本人跨入了第四消费时代。


这是一个由日本作家三浦展提出的社会消费概念,自1912年起,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


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


第三消费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


第四消费时代,即重视“共享”的社会。


中国看似还处在第二到第三消费时代的过渡期。


但事情正在起着变化。暂不说各种“XX自由”的段子在年轻人间传播,满路可见的名创优品、NOME,宜家取代了豪装家具品牌红星美卡龙,能吃食堂就不吃外卖,优衣库也成为中国老少都爱的服装大超市,日式性冷感、北欧式简约设计成为中国的潮流……


各类共享消费也开始横行中国大街小巷。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最近从日本传来的租赁名牌服饰都成了新潮流。中国大多数年轻一代,似乎更像是从第二代消费直接跨步进入第四消费时代。


资产价格暴涨对应着回报率少得可怜的投资品项,优秀资源的高度集中,上代人没抓住资产暴涨的机遇,下一代就需要绞尽脑汁省钱,才能拿到一张进入大城市的“门票”——一套房子。


在我曾经租的房子小区外,有一个拐角的餐饮店面,它旁边就是中国版松屋都城快餐。每天中午经过时,就能看到身穿工作服的人排着长队去快餐店买饭,而边上这家饮食店面一直没什么人。


一年内,这个店面易主无数次。最开始它是一家兰州拉面,没什么人吃后倒闭了,之后开了一家做披萨的西餐店,也倒了。后来好像又开了一两家没什么印象的餐饮店,但都因为门庭冷清相继倒闭。


这之后,那个店面空置了很久,每次经过都能透过玻璃看到里面遗弃的奶茶桶。直到有一天,一家主要经营外卖平台的廉价粥品店开张。


它在那里坚持到了现在,已经将近两年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