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把这句话看成真理,并把它代进所有的事物上。在汽车的范畴里面,就会有朋友觉得自己能买到的车都不好,买不到的或者买不起的才是最香的。真的吗?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决定开辟一个新的文章系列,主题就是《XXX真的香吗?》。今天这篇,是系列中的第一篇,目光聚焦在日本本土的K-car上。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什么是K-car?


所谓的K-car,也就是“轻自动车”,是日本对于汽车的分类之一。而由于“轻自动车”这个词的日语罗马拼音是Keijidousha,缩写就成了Kei car,再慢慢被人简化成K-car。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黄底黑字是K-car专用车牌的特征


在日本的法规中,K-car的尺寸受严格限制,长、宽、高不能超过3.4米、1.48米和2米。什么概念?我们熟知的奇瑞QQ,算是比较典型的微型车了,长度也接近3.6米,宽度更是超过1.6米,妥妥地超标。再告诉大家一个可怕的事,路上跑的Smart fortwo,大家都觉得够小了吧,然而人家的宽度接近1.7米……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对不起,我太大了


为了使内部空间最大化,打造K-car的一般套路是,动力总成体积越小、悬挂结构越简单越好,四只车轮都要小且必须分布在四个角,这样就不会过多侵占长度和宽度。高度限制比较宽松?那就往高了做吧。所以,K-car的画风,很多时候都是下图这样的。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大发Wake


除了三围,K-car的动力也是受限的,最大排量0.66升,最大功率47千瓦(64马力)。扭矩虽然没有严格限制,但一般也就60到90牛·米之间。输出比较激进的,例如本田S660,最大扭矩可以达到104牛·米,但它的百公里加速用时也要12秒开外。一般的K-car,则需要16秒左右才能完成百公里加速。再匹配温柔CVT变速箱,激情?不存在的。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本田S660


为什么K-car适合日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K-car又小、动力又弱,日本人为什么会买K-car?又或者说,K-car适合日本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最大的原因,是K-car受政策关照。因为日本不少地区规定,买正常尺寸的车之前,必须得有离自己住所两公里以内的车位,而车位价格或者租金都不便宜。相反,买K-car不仅不需要车位证明,还有另外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车检、保险费、过路费也更加低。看到这里,有没有想起国内的新能源车?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另外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理环境。要知道,日本部分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的密度是数一数二的高,要是开个雅阁这样的中型车进住宅区,车分分钟比路还宽,车位也比车大不了哪里去。这时候,又短又窄的K-car就能发挥自己的体型优势,穿街过巷毫无压力。综合上面两点可以看出,K-car之所以能在日本国内走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别人家的国情。


为什么K-car不香?


上面说了些K-car适合日本的原因,接下来就要谈谈它们不适合国内的原因,揭晓它们的“不香之谜”。


价格!价格!价格!


别看K-car又小又慢,人家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科技含量和配置水平之高,完全值得开个高价。K-car的配置,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毕竟车小,前部缓冲区有限,只能通过堆气囊、增加主动安全系统等手法,去增强整体安全性;二是省油,要知道,K-car的补贴和减税政策跟油耗直接挂钩,于是混合动力、自动启停、能量回收之类的技术都会统统配齐。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如此一来,日本市场上主流的K-car,身价普遍处于140万到170万日元之间,折合人民币大约9-11万元。而且别忘了,它们可是别人的国产车,假如要进口到中国大陆,加上运费和各种税,售价分分钟直逼15万元。给你选,你会买它,还是正儿八经的轿车、SUV呢?


跑趟高速试试


虽说K-car是在城市里左穿右插的好手,但它的各种特性,注定它们跟高速公路是八字不合的。首先是上面提到的动力弱,别的车一脚油门下去就能完成的超车、变道,K-car可能得多花一倍时间。其次,K-car的悬挂结构简单,调校也普遍偏软,加上又窄又高的车身比例,高速行车稳定性就别期望太高了。且为了轻量化,隔音物料肯定就是能省就省,一上高速,耳朵遭罪。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然而,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城际通勤是常事,买车不跑高速是不可能的。有人可能会问,日本人不跑高速吗?也跑,但不用K-car,各种MPV、SUV才是首选。不信?下面这张图是我在富士山的停车场拍的,动动手指头数一数,有多少人会开K-car出城?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国情,还是国情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国内主流的观念里,汽车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车主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经济条件等等。简单地讲,买车看的不仅是车,还得照顾面子。所以,多数人买车都会往大了买,要么买“带屁股”的三厢车,要么选个能带着全家人一起出游的SUV,才会得到一张显示自己混得还不错的名片。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用这种眼光去看,K-car简直就是负分的例子。不光长得像个“面包车”一样,还只能坐四个人,让村里的王二蛋买一台开回去,分分钟被人笑话。其实,就算是更大一号的微型车和小型车,在国内市场也日渐式微,原因除了轿车和SUV越来越便宜外,这种观念的存在也是一大缘由。只要这种思潮尚在,就注定着K-car不会是符合主流消费需求的车。


想圆K-car梦,其实不是没可能


看完上文,不知道大家还会不会觉得K-car香?假如还是觉得香,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K-car,其实也不是没有门路。例如,可以找一下这款贵航云雀的N手车。这款车基于斯巴鲁Rex打造,尺寸和动力完全符合K-car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采用前后独立悬挂,操控底子相当扎实,不少人会拿去改装、跑赛道。只是它保有量不大,且质量口碑相当一般,要在全国范围内找一台成色及格的车,也是一桩苦差事。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往近地找,还可以找老奥拓的N手车。虽然国产的老奥拓,包括长安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秦川奥拓等多种版本,基本都搭载0.8L发动机,排量稍微超标,但起码尺寸还属于K-car范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情怀玩家的需要。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最后,昌河铃木北斗星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毕竟保有量比较大,二手车并不难找。价格也大多不高,两万块钱出头有交易。只是它的车宽超过1.48米,而且排量要么是1.0L的,要么就是1.4L的,都远远超出K-car标准,显得不那么纯粹。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K-CAR”在日本那么火,为什么不引入中国?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