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论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编者并非某一人,而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记录的孔子以及其弟子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整理汇编而成的语录合集,其中很多话语都蕴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无论古今都是孩子们启蒙以及大人们增加自身学识的不二之选。
《论语》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如今留存下来的共有20篇、492章,其中444章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等讨论的内容,另外48篇则是记录孔子的弟子们相互谈论之语,我还记得当初读中学的时候,《论语》就是必背课文,还不是选背,得全部背诵。
但不得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论语》当中一些关于教育、思考、文学、哲学方面的内容,至今都在对我们起到引导作用。
但我们都知道,当初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件事,再加上古代典籍历经数千年光阴本就保存不易,原本的《论语》早就不见踪影,直到东汉末年出了位儒家学者郑玄,才参照了各种典籍,以"张侯论"(《论语》流传的一个版本)为底本,形成了《论语注》。
但就算当时形成了《论语》,可想要保留下来依旧不容易,两千年来为《论语》进行注释的书籍数不胜数,但大多数全都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连个手抄本都难得寻得。
说到这大家大概知道接下来是怎样的剧情,说实话当初我看到这消息都震惊了,为何中国失传了的《论语》写本,却在日本二手书店找到?
这事发生在2020年9月,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都报道了此事,一本来自大约公元6~7世纪的《论语》注本,《论语义疏》手写本在日本的一家二手书店中找到了,这本书成书时间大概对应在我国南北朝末至隋朝时期。
有些读者可能不懂这个《论语义疏》到底是什么内容,其实上面已经说过了,真正的《论语》已经失传,我们如今看到的《论语》都是根据各种资料汇总编撰而成,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关于《论语》的补注,这本《论语义疏》正是其中之一。
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屡屡派遣遣唐使来我国习得更为先进的文化制度,因此这本《论语义疏》就传到了日本,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又传回了我国,之后机缘巧合再度去到日本,然后出现在了一家二手书店当中,后来被庆应大学买走。
日本受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隋唐时期,单凭如今唐式建筑最大且保存最好的建筑群是在日本就能窥探出一二,儒家思想也是如此,日本第一部成文法典《宪法十七条》中第一条第一句就是"以和为贵",可以说日本的儒家思想从某些方面来看贯彻的比我国更加深入。
面对最早的《论语》手写本在日本二手书店找到一事,日本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其中有几条引起了我们国人的深思:"古代中国每次朝代更替都会消除以前时代的痕迹,最好还是留在中国,那么,庆应大学在结束(展览)后就交给他们吗?"、"保存传世文物是日本的擅长。"
这里有两点,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普通百姓对于文化归属还是很理性的,第二点,那就是为何保存传世文物日本更加擅长?这点还真不是日本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很多古代文物日本在保存上面的确比我国要好,包括很多博物馆当中的书画文字类的镇馆之宝,其实都并非原迹,而是后人的临摹本,只是临摹的年代比较久,因此也具有了价值。
通过这本《论语》的故事,我们的确应当反思一下,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为何总是做不到妥善保存呢?甚至就连如今一些年轻人进行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也被很多人打上"吃饱了没事干"的烙印,我们难道真的不需要历史传承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