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日本经济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复苏倾向。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了2.6%,为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也是自1996年增长3.4%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出现了下滑的势头。在生产领域,日本传统的支柱产业都不同程度地显出疲弱之势,汽车生产出现下降,电子配件和高技术造船业也开始减产。据统计,2004年第四季度,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比上季度下降0.8%,其中12月份下降1.2%。核心机械订单12月份也下降8.8%。今年1月份,受新年假期因素的影响,日本工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紧接着,2月份工业产值比上月下降2.1%,比私营机构经济学家们预计的下降1.2%更差。半导体设备及个人个电脑为跌幅最重的项目。
经济增长三大动力后劲不足
首先,在居民个人消费方面,私人消费疲软的局面没有改观。近几年经济的不景气,已使日本居民的全部现金收入连续4年下降,工薪阶层的消费支出持续减少。在过去几个月中,日本零售销售增幅一直在零水平附近波动。2005年1月份,受到日本与欧美国家新年假期销售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带动了日本国内消费短暂性的增加,使得零售销售与家庭支出年增率弹升。但接下来的2月份,日本零售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其中大型零售企业销售下降6.7%,家庭支出减少3.8%,这表明日本居民消费仍较脆弱,消费支出无法协助日本经济脱离衰退局面。
第二,从对外贸易来看,由于此次日本经济的复苏基本上仍然是依靠外在力量实现的,这种以出口为支撑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从2004年下半年来,受中美两国紧缩性金融政策和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日本国际收支增长减速,复苏势头明显回落。2005年2月份,根据财务省贸易统计进行季节调整后计算出的日本出口数量指数为107.2,比上月下降2.6%,连续3个月走低,创200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出口产品上看,虽然钢铁等原材料出口额增加,但受全球信息科技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个人电脑、数码相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减少。最后,从国内投资来看,尽管2004年至今,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稳中见长,但其中补偿性、维护性投资较多,技术进步作用较小。可以说,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主导产业部门,包括钢铁、一般机械和数码家电类行业的本质上都是重化工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或附庸,并没有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因而其发展潜力较小。
外部因素动荡不定
2005年,日本经济能否继续回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供给问题。由于原油的可采资源储备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近年来全球原油生产投入积极性不高,因此在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2005年油价总体水平仍将上升,同时,受世界形势和投机基金操作的影响,国际油价上下波动的波峰甚至会超过2004年的最高峰。油价的长期高企一方面将加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成本,另外还将对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的增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日本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减少,进一步对其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供给方面的制约因素还体现在钢铁等原材料的短缺对日本经济的威胁上。据日本媒体报道,2004年下半年以来,因为钢铁供应不足,日本的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和建筑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很多公司被迫采取了限产措施。据预测,2005年钢铁短缺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由于焦炭、铁矿石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日本钢铁企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钢材价格上涨已经不可避免。可以说,原材料供给方面的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日本经济的恢复。
其次,美国的持续加息政策。自2004年6月30日开始到2005年3月,美联储连续七次升息,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达2.75%,为三年半来的最高点。另据蓝筹经济指标显示,华尔街一致预期2005年底前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75%甚至之上。美国的加息一方面会影响日本的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降温作用,从而影响到日本的出口增长。
第三,日元汇率居高不下的隐忧。目前,日元汇率居高不下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已经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并充分利用外汇对冲工具以及日本对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出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减少了日本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和日元汇率变化影响的结果。但如果美国放任美元继续走贬,无疑将会使日本企业的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日本经济复苏造成很不利的影响。总之,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角度,无论是靠内部增长还是外部拉动,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都难以在短期内顺利解决,再加上日本政府近期来种种不得人心的做法加深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对其的不信任感,因此,日本的经济复苏之路将会充满坎坷。对此,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2005年度全球发展融资报告》中指出:2005年,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会降至0.8%,其疲软之势将会削弱全球经济中其他经济体的强劲增长。
国际商报 200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