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在我们的研究里面,历史问题是一个中心。历史问题在十年以前不是两国关系的中心,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但是在这十年里一直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比如分析十年中,日本媒体对同一个问题的报道和中国媒体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在中日框架里面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它?比如说日本出现的教科书的问题,比如说《朝日新闻》,它也是反对日本的右翼态度,实际上中日媒体是一个统一战线一起面对,现在实际上是两国媒体、两国民众的差异越来越大,不是在缩小,是在扩大。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是通过政府的外交谈判能解决的,这是一个媒体问题也是一个民意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尽管将来两国有可能因为某个契机对政治关系有改善,但是这个认识问题有差异会长期存在,要对这个问题有很大的认识,如何面对差异,两国的差异在哪里?重点实际上是面向日本舆论和民众做说服工作,这是一个问题的核心和重点。
[主持人]:谢谢,以上诸位就媒体的社会责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我想可能在座的各位也有一些问题要提。另外,在因特网上一些网民也在关注我们的讨论,下面先休息一段时间。因为刚才推了一点时间,我们的休息时间缩短一下。从15:35开始进入第三阶段。谢谢各位。
[主持人]:现在进入第三阶段的进程,刚才咱们讨论的时候,我们这里有速录员把讨论的情况速录上去了。大家可以看到,上面蓝色的字是网民的一些随机评论。可能有一些已经点名让咱们在座的某位嘉宾发言,大家可以先看一看这些问题。
网友(小李飞针): 请哪位嘉宾给我们好好讲讲日本人在二战后是如何选择民主主义的好吗?
【渡边幸治】:民主主义在日本已经扎根了,对这点我很有自信,它的开端是1947年,当时是“和平宪法”的实施,而带来的在“和平宪法”的实施上面美国的影响确实是比较大,但是话虽如此,要追根溯源的民主主义在日本的源头,那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大战时期的民主主义的浪潮,再上去是明治维新以后的改革使民主主义传入了日本,所以虽然说“和平宪法”是由美国的主导而实施的,但美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带路人的作用,它的源头日本本身是有的,我想强调的是这点。
具体的来说,就是1910年、1920年的时候,在日本就已经设立了议会,进行了投票选举,当时是政友会一个叫民政党,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的民主政治,但是在30年代的时候遭到军国主义的破坏,日本的议会的议程遭到了中止,在50年代的时候重新在日本复活了。
网友(!糊涂):请问各位日本嘉宾一个问题,各位看不看中国报纸(外文亦可)?看的话有哪些?有喜欢的评论员的话也请指出。
【加藤嘉一】:我个人本身一天至少花2-3个小时看日本、中国、美国等等很多国家的报纸。中国的报纸有一个特点,现在中国媒体稍微市场化了,刚才我说的中国的报纸和日本、美国相比,还是比较有创新的。我认为在这方面最初对日本来说比较好理解,我喜欢的报纸是《环球时报》,我认为《环球时报》表达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当然也会批评日本,而且封面上经常出现对日本的负面报道。当然正面的报道也有,比如说日本的文化、交流方面这方面写的比较多。所以说,《环球时报》我觉得日本人值得看,我认为在中国的报纸里面是比较好的,而且比较符合刚才我说的多元性。中国的报道并不是光批评日本,有时候会报道正面的,我希望多出一些民众思考的报纸还是比较好的。
网友(小李飞针):在日本,媒体的责任与媒体的自由是什么关系?日本政府为什么喜欢用言论自由来为右翼挑衅言论辩护?
【前田宏子】:日本的宪法保护国民自由发言的权利,当然这也包括右翼的人可以从自己个人的角度进行自由的发言,这种权利受宪法的保护。日本人有这样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政府是无法限制人们自由思考的权利。为什么呢?因为未必政府所说的话全都正确。媒体有时候也会对政府的所作所为进行批判,监督政府的所作所为也是媒体的主要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必须保证国民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在日本如果说某一个人发表了非常奇怪观点,对这种观点进行批驳的,不是政府,而是另外一派持不同意见的人说出来,这样有另外一些人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反击。
【刘志明】:日本媒体和其他各国比较有非常大的特殊性,就是它的报业非常发达。报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上前五位的报纸都是这样。这几家报纸最大的发行量超过了1000万,《朝日新闻》800万以上,现在《产经新闻》也将近200万。虽然说这几年读报的人在减少,但是这五家报纸已经足以影响60%以上的日本家庭,这是第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中国的报纸有2000多份,可以说中国没有能够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一家报纸,这是不一样的。所以日本有些地方出现单一化和这样的媒体体制有关系。
第二,刚才也说过,日本报纸对中国或者对某些问题有各自不同的趋势,比如说左攻右,或者是亲中或者是反中,或者是中间。但是这种趋势差异越来越小,原因在哪?实际上是这样,比如说我的发行量在1000万、800万、600万的时候,很难面向一种中间的人去报道东西,都成了大众报纸,要考虑这1000万人的需求。实际上日本这五家报纸,特别是近两年对中国报道亲中的声音越来越小,都是越来越严厉。当这五家报纸几乎用同样的态度来报道中国的话,可以看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虽然出现了差异,差异是非常微小的,日本人察觉不出来,但中国人知道这种差异是相当不同的。
第三,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非常高,越来越高,而且占的比例也很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日本报纸或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和关心程度高也有关系,经常做特辑。在此基础上,日本报纸在报道上,因为它要互相比较、要去竞争,逐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就会形成比如说沈阳历史馆闯馆事件,第二天全部报纸都在追随,实际感觉到中日之间就这么一个问题。这是报纸的问题,电视上比如说反日游行这方面,在一天重复播几十次,极端异常,从领事馆拉人的镜头播了几十遍,在几天内达到了几百次,这是事实,当你强制性的把这种东西灌到人家的脑子里,这个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和公正客观的程度。日本的一些媒体在个别现象上是正确的,也是事实,或者说从个人角度、媒体角度做的是对的。总体来看,因为它是这样一种体制,这样一种煽情的做法,总体对中日的感情伤害非常大,总体上日本的媒体认识不够,我觉得这是一种言论的暴力,剥夺了人家选择的自由,不是每一家的问题。是不是日本应该把报纸体系改制一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出现了报纸的配送制度,垄断化、新的报纸无法产生,表面看日本保护言论自由是事实,但是报道中没有多少记者是写虚假报道也是事实,所以从这点看,事实上无法对它进行批判,但是因为长期形成体制的问题,实际上还类似于非民主体制下的报纸体系一直延续到战后,造成了这种现状,从日本来看一点也不奇怪,从世界看,只有过去的苏联跟它比拟,有这样大量的报纸,发行量在800万份以上。如果理解了日本的现状,会发现,有些事情不是出于某种背景阴谋在做,是体制造成的问题。
【渡边幸治】:我认为刘先生说的话有可能容易引起一些误解,会觉得日本有一些非民主主义的报道。刚才前田宏子女士也说过,日本有五大报纸,有左派、右派、中间派。但是相比较报纸而言,我个人认为,包括沈阳事件在内,对日本的舆论形成具有更重要的力量的媒体是电视。我个人也认为对沈阳闯馆事件的报道,日本电视媒体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个人也认为,之所以进行那样长篇的报道,是日本认为必须重视和中国的关系。但是闯馆事件有很多报道是批评中国的,但是有更多的报道是矛头指向外务省,批判领馆的人。
我和刘先生的观点不同,我认为日本的报纸在全世界是具有民主特色的。如果有哪位网友听了刘先生的发言得出一个印象,就是现在日本的媒体、日本的报纸是和过去的苏联的体制下的那种报纸是同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印象的话,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幸的事情。我认为日本的民主主义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有两点:一个是言论自由,报道是自由的;另外一点是日本的选举制度。
【刘志明】:就这点问题我想再补充一点。首先就中日媒体的问题,我比较赞同的是中国学者对中国媒体本身的问题进行反省进行研究,反过来日本的媒体也要反省指出问题。但实际上站在日本的视点,也看不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时候我认为,在反省自身的同时要率直的批评对方的问题。刚才我说日本报纸跟苏联相比的是发行量,没有指别的问题。但是有两点,这个是在一般的外界不太注意的。第一,日本的报纸它应该讲,在中国强调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在美国也是这样。但是在日本它是一个公司体制,老板就是老板,大家是上下级关系,读卖新闻为什么过去跟中国比较友好,改成对中国相对比较严厉了,就是因为它换了老板。老板个人一直在报社中基本上是非常强的,实际上下面的部门很难反抗,有一种气氛在里面。
第二,在媒体研究驻华记者时,较多的是在报道体制是当地的驻华记者提出问题,传到编辑部怎么采纳和使用。在日本的报纸常采用的方式是编辑部给它指示,读者、观众喜欢的信息,希望报道。假如说游行,没有意思不好,那就很难去改变。为什么很多报纸难以反映现实,是因为不了解当地现场情况的一些人提出要求,当地的记者要求去采集新闻,我认为里面涉及到一些常有的问题,日本没有新闻教育,日本大学里面没有新闻系,所有的记者是作为公司的职员采用,统一培养。还有一点是日本的俱乐部,这些都是很特殊的一些东西,这些体制独有的东西影响了报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应该完全归结于日本的右翼怎么样或者是日本的政府怎么样,我觉得是它的体制造成的问题。这样的话,只有在对方媒体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渡边幸治】:我对刘先生对日本传媒界理解之透彻、细致,表达我的敬意。而且在中日关系报道这一块,刘先生对媒体的点评我也深有同感。
刚才刘先生指出在中国有媒体的报道,舆论会对媒体的报道造成影响,在日本也同样是这样的情况,舆论对媒体的报道在日本也产生了影响,现在两个国家的关系是两个国家舆论对舆论直接的碰撞,这个作为媒体应该有一个媒体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怎么样进行解决。我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和刘先生保持一个沟通,能够继续为解决两个国家媒体、传媒上的问题作出努力。
网友(钳工):请问日本嘉宾:日本的电视报纸整天宣传原爆,却在NHK电视讨论中否定南京大屠杀,这是不是媒体倾向性?
【渡边幸治】:我来补充一下背景,8月15日,日本的NHK在下午17:00-24:00,总共花了7个小时的时间,中间有休息做了一个专辑叫“亚洲中的日本”,是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各国嘉宾参与性的节目,这是一个实况直播型的节目,在节目当中有一位日本的嘉宾提出来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不是NHK的观点,而是这位嘉宾个人的观点。下面有请加藤嘉一。
【加藤嘉一】:我的看法跟渡边幸治先生的差不多,事实是NHK的节目我也参加过,我也知道有一位嘉宾提出明确否定了这一件事的存在,这位嘉宾是非常右的女士的意见,并不是NHK的意见,这方面可以理解。但是说日本电视报纸整天宣传原爆,这方面我有意见,当时我在日本,每天观察很多报纸,几乎报纸每天报当时日本受害的严重性,我们被美国原子弹袭击,战后我们是作为民主国家发展起来的,那篇报道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我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他应该考虑到中国人的声音,并没有说靠中国报道什么,我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事实,日本在中日战争里面伤害了中国受害者这是一个事实。当时在日本,没有看到这种报道,这方面作为一个事实,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日本媒体或多或少都要报道。
针对这个电视节目,本身就是NHK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把很多人的声音反映到日本国内是值得表扬的,其实那里面有一些中国人、韩国人、印度尼西亚人、日本人,作为日本国民的媒体,能够让国民看到各种各样的意见,还邀请一些外国人,我觉得是值得表扬的。
网友(kdlluo):请问嘉宾,为加强中日之间的了解,日本各大媒体能否开辟中文版?
【渡边幸治】:现在目前各大报社没有中文版的报纸。共同社这个通讯社有一个中文的网站,还有日经BP社有中文的网站。所以日本媒体没有积极主动的向中国宣传自己,这一点做得不够,对这点我得承认,这个问题有待于解决。
网友(钳工):既然这么自由,为什么媒体不敢讨论天皇的战争责任?这算什么自由?
【渡边幸治】:天皇是日本国家统和的象征,是被日本广大民众所普遍爱戴的存在,我谈一下个人的理解,关于天皇战争责任的问题,在日本也曾经成为一个议题,被大家所谈论,但是在这个讨论中有一个代表性的看法,1945年日本之所以为太平洋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划上一个句号,日本能够无条件的投降,就是因为有天皇的存在,天皇在终止战争中有他的成绩,这被日本的广大民众所看好。还有一部分看法,当时发布战争并不是天皇本已所做的,由于日本人对这一点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追究天皇责任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网友(荔枝):请问嘉宾,日本媒体是否真正看重中国,并全面的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据说有很多日本人还认为中国很落后。
【渡边幸治】:我认为日本的媒体非常看中中国,而且今后还会更重视中国,总的来看,从整体上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情况与介绍还是比较全面的。我个人认为,这20年来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这个变化也会持续下去,但是确实有一种声音,他们不是着眼于20年里取得的成绩,而是抓住20年来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报道。另一方面我反而想说的是中国媒体似乎对日本失去兴趣,刚才于青记者也谈到,昨天出来的人民日报里对日本的报道只有一两篇,我对他介绍的情况感到有些失落感。
网友(中国人民!):如何看日本媒体对4月中国反日如常活动的片面宣传和大陆媒体的集体失声?
【前田宏子】:首先这个报道是有大量的影像资料,这个报道是伴随着大量的影像在日本被传播开的,这其中包括有些人用石子投掷日本使馆,使馆的窗户被砸碎了,并且扔石子这些人的面孔都被拍下来了。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日本的领馆和使馆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遭遇到这样的情景。所以这样的图形,这样的影像对日本的一般民众来讲非常震惊。正因为有这样非常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所以有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的声音无法得到反映,这是一个事实。
【渡边幸治】:我来做一个补充。这场游行是从中关村开始,一直徒步走到了日本使馆,有一位日本驻北京的记者,在游行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追随采访,等到使馆的时候,他看到的现象是中国的武警默许投掷石头的人扔掷石头。而他受到了使馆的邀请,打算进入使馆内部的时候,却遭到暴力的阻拦。向使馆扔掷石头等这样的暴力行为的发生,而公安人员默许这样的发生,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造成了大量报道的原因所在。
【刘志明】:这点日本嘉宾讲到日本媒体为什么重视这个事件?我想提供一点事实,就在游行发生的第一周,日本东京的主要五家电视台对这个事件的报道时间加在一起达到3个小时(新闻节目),因为在日本新闻不多,只有5个台,整体报道达到3个小时。因为这一周有5天,周末达到了5个小时,比报道节目超了很多倍,可以说这个事件在两周内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它是很重要,很有冲击性,有没有必要达到1亿多人两周内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所以是带有强制性的灌输。
第二,通过研究看,内容主要是在往大使馆投石、游行的画面,关于为什么发生事件?背景是什么?多数的分析是爱国主义的影响、爱国主义宣传的影响、反日的影响、还有对中国社会的不满。以这种形式体现出来,政府又默认。这些其实在表面都可以站得住脚,关键的一点是没有把自发的那一点通过采访后提出来。我们冷静客观的看,它有很多的因素,但是从效果看,它实际上强化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它的冲击太大,产生的效果太大,它本来是一阵六级风,由于媒体的炒作变成了台风、飓风,本来这是一个作为重要新闻来播,但是所有的日本人都会觉得不能去旅行、不能去投资,不能去留学或者是生意不能做了,这个负面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且效果一直在。所以我觉得对这个问题不是要简单地批评日本的媒体,而是两国应该冷静地探讨。因为我们觉得问题最突出的是在几年前的沈阳领事馆事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两国的媒体也分析了,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媒体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可以这么说,几年后有这样的事件也许还会重复。媒体在相互报道上没有进步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教训没有得到吸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