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园的安全对策
东张西望
唐辛子
(旅日作家)
我家小朋友4岁、在日本幼儿园上中班的时候,有一天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幼儿园里来了个蒙面的坏人。”
这话让我大吃一惊。我们刚刚搬进新居,小朋友也因此转入一家离家不远的幼儿园。这所幼儿园紧邻车站,并正好位于一座高架桥的下面,从安全角度来看,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所以,听到孩子这句话,我不由得神经紧张,立马追问:“来了个蒙面的坏人?真的吗?”
“真的!”小朋友回答说。
“那你们怎么办?老师呢?”
“我和其他小朋友都赶快按老师的要求,集中躲在一间教室,将门关好。老师们站在教室外面,手里拿着很粗的棍子,将蒙着脸的坏人赶跑了。”
听完小朋友的描绘,我心里大松了口气,当下马上找出开学时,幼儿园发给各位家长们看的“年度活动安排表”,找到当天的日期,果不其然,只见在那一天的活动安排栏里,写着这么几个字:“防范训练日”。———原来,小朋友所说的“蒙面的坏人”,是老师们自己装扮的,当天是幼儿园定期举办的“防暴训练教室日”。
进入小学之后,每年日本学校开学时,小朋友们就会带回家一张由学校制定的“年度活动安排表”,通过这张“年度活动安排表”,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学校全年的安全培训计划。下面摘录一二:
5月21日 地震避难训练
5月25日 地震避难训练备用日(21日下雨的话变更为25日)
6月3日 防范训练课
6月8日 学校安全日紧急训练
6月14日 全校集会(暴行防范课)
10月19日 火灾训练
11月11日 暴行防范课
2011年2月21日 避难训练
(说明:日本每年4月份开学,所以一个学年的计划制定,是从当年4月1日制定到来年3月31日)
最近几天,我家小朋友和她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校区探险”。所谓“校区”,是指自己所在的(包括学校在内)的生活小区。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家,形成较为固定的“两点一线”。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必须经过或使用的场所,熟悉和了解它的安全性,显得十分重要。
老师领着孩子们在学校附近的生活小区全都走上一圈,有了切实的直观感知后,学校要求孩子们自己动手绘制“安全地图”。理由是:这不仅能增加孩子们自己对小区地形的记忆,还能同时告诉孩子哪儿是不安全死角,平时需要小心对待。
我观察,孩子们在绘制地图时,均从孩子的角度,标记出了自己认为不安全的死角。当这些“死角”绘出交给学校后,作为保护者的老师和家长对照孩子的心理,对“安全死角”一目了然。
在日本,学校还设有一个“紧急联络网”。孩子去学校报名读书时,学校都会要求家长必须加入这个“紧急联络网”。加入的方法很简单:按学校给出的邮箱地址发送一个空邮件即可。
该网的主要用途是:所有的紧急事件,或者大小安全事件,都会通过“紧急联络网”及时反映至每一名学生家长。
一次,住我家北面的一位阿吉桑,在自家二楼的窗口发现有一名骑自行车的成年男人,一直尾随在两个放学后在路边玩耍的小女孩身后。阿吉桑觉得这个男人很可疑,于是就打电话报警,几分钟后,所有的家长都收到“紧急联络网”的群发邮件:
“×年×月×日×时××分,××××附近,某学校两名女童在回家途中,有一推着自行车,藏蓝上衣、牛仔裤的中年男子,一直尾随其后,后女童发觉,迅速逃离,男子随后离去。此事已报告警方,警方将加强小区安全巡视。”
类似这样的消息,学校都通过 “紧急联络网”及时通知家长,不仅如此,老师还会第一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们知道,提醒孩子们下课要及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紧急联络网”上的通知还会被老师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地交给孩子们带回家,以便让因工作忙碌而漏看邮件的家长们过目。
遭遇紧急事件,孩子们一定要有心理定力、紧急应变能力以及在对应紧急事件时必需的体能。日本学校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也十分注重孩子的体能训练。日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完成800米跑训练,二年级的孩子就已经能跑1200米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跑”十分重要,因为在遭遇紧急安全事件的时候,对于缺乏保护力的孩子而言,能够迅速逃跑,是最有效、最直接、也最简单的自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