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27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正在此间召开的“2010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南极陨石收集量达到11400块,数量仅次于日本、美国,位居世界第三。
南极是地球上天然的陨石宝库,世界上90%以上的陨石均采自南极。自1998年我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首次发现陨石以来,我国第16次、19次、22次、26次南极考察中均组织了格罗夫山考察,在格罗夫山“宝库”中收集到的陨石不断增多。
由于南极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我国南极陨石的回收从一开始就制定了规范管理条例和共享机制,所有在南极回收的陨石都进行了详细的编录和登记,全部集中保存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陨石库,并组建了中国南极陨石专家委员会,指导我国南极陨石学的研究工作,负责评审国内外研究者使用南极陨石样品的申请。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张广良在“2010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介绍,通过对我国收集的南极陨石进行基础分类研究,普通球粒陨石的数量众多,为我国陨石学研究、小行星探测研究等提供了最为基础的保障条件。
目前,全世界已经收集到3万多块陨石,其中80%以上是普通球粒陨石,绝大多数陨石被认为是来自小行星的碎片。除了地基观测和有限的空间飞行器探测外,科学家对小行星的研究主要都是通过这些普通球粒陨石。但直至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确定这些陨石来自哪些小行星,甚至还不能确定陨石来自于什么类型的小行星,陨石和母体小行星之间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张广良认为,结合目前国际小行星探测热点,深化我国南极陨石的分类和研究,进一步确定普通球粒陨石在分类中的不同指标参数,利用不同类型普通球粒陨石之间的特制差异,可望提供原始星云汇聚和物质成分演化的信息;如果能确定某种陨石来自某一特定类型的小行星,研究这里陨石样品就能了解这类小行星的形成、内部分异和演化历史,并可由此探索研究地球早期成因和分异演化模式,为探索太阳系起源提供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