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道:放下“辉煌”立意创新
众所周知,任天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百年老企业,至今还是掌机与家用机的行业带头大哥。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以1980年横井军平领导发售Game&Watch为一个重要标志的话,任天堂的游戏生涯也不比索尼或者微软长上太多;至于行业带头大哥的地位,掌机平台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而家用机市场的优势刚由Wii抢回不久,又面临PS3、XBOX360的穷追猛赶。但任天堂似乎还有些沉浸在往日的“优越感”之中。索尼PS的教训依旧历历在目,近两年的无所作为又让刚刚拉大的整体优势被索尼与微软扳回一城。任氏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有所动作了。
而这个动作,或许应当首先放在加大创新力度上。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论资排辈”而是以“创意为王”。苹果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斯考利(苹果前CEO)表示“索尼曾经是乔布斯(苹果现任CEO)的参照。他确实想成为另一个索尼,不是IBM,不是微软。”如今,苹果已经有实力收购整个索尼集团,而索尼正在向苹果借鉴与学习。
任天堂的创新并不是盲目从技术上追赶苹果、索尼、微软,在对手拥有更好的技术背景的情况下,如此的消耗战只会以落败告终。任天堂需要的是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点走差异化的创新路线。
比如游戏主机方面,当索尼、微软忙于为自己的主机争取更多软件支持的时候,Wii以游戏理念的革新出其不意收复了失地。如今的3DS也处于一个同样的状态,在硬件参数上或许并不占优,裸眼3D技术运用却把配置的劣势一抹而去。不少人担忧3DS价格偏高,但是从iphone4与Kinect的例子上我们可以得出,只要产品足够“酷”,价格本身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就会相应弱化许多。
游戏主机上,除了理念上的革新,任天堂一贯擅长的“微创新”也应当被延续与发扬。从砖头GB到轻薄式GB到彩色GB。从GBA到GBASP、GBAMicro。便携性以及技术上的改进与更新一次一次赋予了产品新的销售生命,这一点在DS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Wii方面则略显不足。09年发售的WiiMotionPlus更类似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配件,而此时Wii需要的则是像Kinect一样能够为“虎”添“翼”的新品。
另外,“微创新”也十分适用于游戏软件方面。任天堂平台拥有《超级马里奥》、《塞尔达传说》、《口袋妖怪》等诸多系列大作,以这些游戏本身的高知名度为基础,添加进新的玩法,做出《马里奥兄弟RPG》、《马里奥银河》这样的作品,软件大卖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然,目前看来游戏软件方面仅仅依靠“微创新”远远不够,任天堂还需要更多《黄金太阳》、《任天狗》、《WiiParty》这样能够把相应主机特点良好的发挥出来的作品。在这方面,寻求更多更好的第三方软件商支持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Wii以及后续的家用主机。从目前来看3DS由于优秀的创意,动视、EA、育碧、Capcom、SE、SEGA等知名厂商均愿意将一线大作投入其中,但是无论技术还是创意都有些落后的Wii似乎就没那么好运了。
在这方面,微软就是一个好榜样。当年也是急需大作的微软正是与日本厂商进行了良好的协调沟通,才引来了和田洋一与小岛秀夫在08、09E3上的“拍肩美谈”,使得《最终幻想》与《合金装备》两款原本倾向于PS3平台的作品也能够登录XBOX360。而任天堂也需要降低姿态,与日本乃至欧美的各大厂商进行更多的沟通。当哪天欧美某位重量级的公司领袖或者制作人也能拍拍岩田聪或者ReggieFils-Aime(任天堂美国总裁)肩膀的时候,或许任天堂也将迎来更广泛的成功。
总体来看,任天堂20.1亿日元的亏损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特别是在把日元上升造成的621亿日元与本年度增加的30亿日元研发费用考虑在内的话),但是这20亿日元亏损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与困境却不容小觑。2011年-2012年,正是掌机与家用机新旧交替的重要时期,希望将来,任天堂能放下“辉煌”,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发展的更好,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