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蓝建中)在中国大片地区遭受高温天气考验的同时,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也饱受高温煎熬,高气压、城市热岛效应等都让这个夏天异常难过,两国政府也在想方设法战高温。
太平洋高气压笼罩日本
自7月开始,日本全国一直处于酷暑天气,尤其是本州岛中西部地区,最高气温出现在高知县,达到41摄氏度,打破了2007年测得的40.9摄氏度的日本最高气温纪录。
本月10日,日本全国有4个观测地点超过40摄氏度,295个观测地点超过35摄氏度,占日本全国927个观测地点的30%以上,这也创下了一项新纪录。
日本气象厅指出,笼罩日本列岛的太平洋高气压是导致全国气温居高不下的“元凶”,此次太平洋高气压达到了距地表1.2万米的高空,是“个头儿非常高的高气压”。在高气压范围内,气流下沉,空气被压缩密度上升,温度随之升高。
7月25日,日本气象厅发布了对未来3个月的气象预报,预计太平洋高气压将会加强,高温趋势将贯穿整个9月,甚至延续到10月。
城市热岛效应困韩国
进入8月后韩国各地开始普遍高温,尤其是几个大城市,不仅白天高温炎热,连晚上也是酷热难耐。韩国媒体称其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里钢筋水泥建筑多,热量吸收和辐射多,人多、车多、排放多,自然气温就高。
韩国气象厅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间,韩国平均每年热带夜(夜间最低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的天数为5.3天,但是光州、釜山、大邱等6大城市今年的平均热带夜天数已达11天。
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韩国部分城市高楼楼顶种植了花草树木等绿植。首尔大学教授李东根表示,树木本身会遮蔽阳光,另外树叶蒸腾水分会起到降温的效果。由于城市土地面积有限,所以利用屋顶、墙面等空间种植绿植成为一种替代选择。
首尔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计划到2020年,将在首尔900多栋建筑物上建设约37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此外,还有专家提议使用绝热物质改造城市道路,以减少路面的热量吸收与释放。
科学谨慎应对酷暑天气
截至本月6日,日本全国约3万人中暑,其中34人死亡。仅本月9日、10日两天,韩国就有7人因高温天气死亡。日本和韩国医学专业人士指出,防暑降温需要谨慎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日本康复医学会医学博士福田千晶说,长时间直接吹风扇身体会不舒服,因为身体会蒸发水分,“这就如同将湿毛巾放在风扇前,很快就会干掉一样”。她建议,为了让室内空气保持循环,可以让风扇朝着墙壁和屋顶吹。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日本环境省建议把办公室温度设定在28摄氏度。名城大学教授垣锷直指出,为避免只有空调附近区域温度降低的情况,最好同时使用风扇,让室内空气流动起来,可以更加凉快。
但是,空调温度设定在28摄氏度也有可能发生中暑,中暑和空气湿度也密切相关。如果气温达到28摄氏度,湿度达到55%,就达到了警戒水平。所以最好在室内设置能够同时显示温度和适度的温湿度计,结合温度和湿度适当调节空调温度。
韩国专家表示,如遇高温天气,人们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12时到下午5时之间减少外出,避免在农田、露天工地、塑料大棚里工作,若不可避免时应做好防暑防晒措施,多喝水,而且饮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