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结所在:《明天,妈妈不在》输给了伦理,《我存在的时间》赢在态度
根据节目制片人、富士电视台编辑制作局电视剧制作部的中野利幸的介绍,《我存在的时间》在开拍之前,从剧本策划阶段,编剧向日本ALS协会进行咨询,还聘请了该协会顾问、东京都立神经医院原院长林秀明医生当监制,向编剧讲解·展示ALS患者的症状、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交流等细节,经过这些生活体验之后才完成了剧本创作。此外,编辑还曾登门拜访患者,倾听患者的声音。
从该剧的收视来看,11.2%→9.4%→9.4%→8.5%→10.4%→9.2%→9.2%,也一直保持平稳的收视率,没有出现向像《明天,妈妈不在》一路下滑的情况。
《明天,妈妈不在》在故事出台之前,并没有事前采访像管理慈慧医院和儿童护养机构的日本全国儿童护养机构协会,没有向该协会说明剧本的创作意图和寻求协会的支持,因此落到了遭人抗议的地步。
通过两剧的遭遇来看,制作方对待监制的态度如何,便可对剧本的未来遭遇猜知一二。
忠告:别拿电视忽悠人 制作方需要对观众心存敬畏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电视越发苛刻。
虽说电视剧是虚构杜撰而成,但单凭电视台一方的逻辑已经行不通。不过,虽然《明天,妈妈不在》这样的电视剧遭到了没有预想到的抗议,但制作方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能在创作上有丝毫退缩。
电视大咖们,动手拍摄之前要想好了:想给观众传递什么,如何有效向社会传递?
只有对这些问题想通想明白了,制作出来的电视剧一定会赢得社会口碑的。
艺术源于生活,有了实地采访调查才有可能引起观众的通感共鸣。这是需要所有编剧、导演随时铭记在心的信条。(刘戈)(内容从日文相关报道整理)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