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马桶盖的中国镜像
另一种讽刺
中国客去日本买回日资品牌产品,却发现产品产自中国。外资品牌在境外投资设厂,看重的是全球配置资源的低成本优势,而原本销往海外的产品,却意外地又赚了一次中国人的钱。
如今,这一波“日本马桶盖”购物潮仍在发酵,但剧情似乎已发生反转:一位杭州购物者发现大阪电器商场中的松下牌马桶盖,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是杭州下沙。后经媒体采访确认,这款产品确实产自杭州,国内国外功能相差不大,国内款还有防潮功能,而这样的智能马桶盖事实上国内有生产和销售。
中国客去日本买回日资品牌产品,却发现产品产自中国,听起来有些荒唐和非理性,但这样的事正在发生。这也构成对“中国制造”的另一种讽刺,讽刺之处即在于计划外的“出口转内销”。外资品牌在境外投资设厂,看重的是全球配置资源的低成本优势,而原本销往海外的产品,却意外地又赚了一次中国人的钱。
但在国人看起来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背后,是合乎逻辑的理性。这种理性植根于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低端的固定成见。这固然并非中国制造的全貌,不少中国制造商为实现技术、产品和品牌升级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不应被忽视,但它至少如实反映出了中国制造如今所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制造是被“惯坏”的。它们在相当长时间内所面对的,都是一个物资短缺而又充满真空的庞大市场,它们拥有土地、能源、人力等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它们拥有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环境资源约束宽松的“美好时光”。由此催生的制造模式,必然是粗劣低效、不加节制和缺乏敬畏的;它们的思维方式和组织基因,无可避免地带有“短缺经济”时代的深刻烙印。
因此,它们用“技术换市场”,他们比拼谁更能击穿价格底线,他们缺乏极致化打磨和雕琢产品的耐心,他们缺乏对人性需求的深切理解和体认。正如一个看似简单的马桶盖,想必当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制造发出赞叹时,一个隐藏在内心的诘问是:为什么它的设计制造者,不是中国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