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马桶盖的中国镜像
另一种可能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和企业。与其说当前“中国制造”的桎梏是产能过剩,毋宁说是贴合市场需求、充满人性关怀的有效供给不足。
上述命题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为什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设计制造出了“日本马桶盖”?
答案或许部分植根于中日两国的先天禀赋差异。与中国制造商们所面对的环境截然不同,日本的制造商们早已跨越了“短缺经济”时代,他们本土没有丰沛廉价的资源供应,他们赖以立足的市场并不如中国般广袤无垠;当广度不足时,他们只能诉诸深度、精细度、契合度;他们必须在狭小的市场缝隙中寻找空间,他们必须挖掘基于人性的深层次需求,他们必须满怀忧患地将产品做到极致。
因而,他们的大米是精耕细作的,他们的马桶盖是精打细磨的,他们的数码产品是精雕细琢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