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网络化发展及启示
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苏杭在《日本学刊》2015年第2期发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网络化发展及启示》(全文约1.6万字)。
苏杭认为,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推动着产品由“一国制造”向“世界制造”转变,将分散的区域生产网络连接成全球生产网络。在此背景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和领域上都实现了突破,在企业层面,伴随日本企业海外分支机构采购—销售模式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新态势。目前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时期,应借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延续产业优势,推动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积极嵌入全球生产网络。
苏杭在文章中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一国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将异质性的企业布局在不同的生产区位上,以确保本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向上攀升的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日本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参与者。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本企业不断努力在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对外直接投资(FDI)是企业嵌入地区及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更好地嵌入地区及全球生产网络,日本的FDI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
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探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加速扩张背景下日本企业海外当地法人采购—销售模式的转换。研究发现,日本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地嵌入全球几个最主要的地区生产网络,在本土经济外编织起一张“离岸经济”的大网,并通过对地区生产网络的嵌入与连接使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范式。在这一网络化的链式分布结构中,位于日本本土的日本跨国公司通过向海外当地法人提供产品策划、核心技术及零部件进而与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地区生产网络形成功能连接,构建起网络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新范式。
一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网络化发展的宏观视角
2005年,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发生重要转折,当年日本的所得收支盈余超过了贸易盈余,标志着日本从“以商品输出为主”的国家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国家,日本向成熟债权国迈出了第一步。面对日本国内人口老龄少子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日本政府在2007年版的《通商白皮书》中提出“贸易投资立国”战略,希望借助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双驱动,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日本企业利用价值链在全球延展细化的契机,积极参与海外生产网络的构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由此呈现出一些新动向。
(一)投资规模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自2005年以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投资额由2005年的454.61亿美元攀升至2013年的1350.49亿美元,增加了1.97倍。其间,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和201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度出现了萎缩,投资额锐减至572.23亿美元。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急速反弹,当年大幅跃升至1088.08亿美元,重登千亿美元门槛。东日本大地震所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推动着日本企业加速把附加值较高的事业转移到海外以分散风险,这是大地震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飙升的原因之一。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相继爆发,促使国际投资者在美元和欧元之外寻求安全资产,助推了日元汇率的走高,这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反弹的另一原因。2012年底安倍晋三重新执政,拉开了“安倍经济学”的序幕,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之下,日元出现大幅贬值。一般认为,货币贬值不利于对外投资的发展,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日元大幅贬值的前提下,2013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竟然逆势增长,较上年大幅增长10.37%。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张以及日元贬值下日本对外投资的逆势增加,折射出日本企业顺应经济结构变化所作出的积极反应。在国内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已将生产布局与全球生产网络整合起来,用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模式来抵消日本国内需求低迷以及人口老龄少子化所带来的负效应,通过海外布局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面向欧美的跨国并购渐趋活跃,“软银”并购美国移动通信企业Sprint,三得利并购美国威士忌BEAM公司等,都反映出日本企业通过并购海外优质资产以获取营销渠道,进而扩大在欧美市场布局的考虑。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