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本“天文数字”的债务及 “庞氏骗局”

文/方明


日本庞大的债务规模不是一天形成的,与其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直接相关。不幸的是,日本政府的巨额债务已经成为一个“庞氏骗局”,尤其是日本政府将国债发行额计入其财政收入之中,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充分表明其目前进退维谷的窘境,也表明了日本政府的欺骗性。这违背了民主政府的原则,也违背了民主财政的原则。根据常识,政府如此积累债务本质上就是给国民套上了沉重的债务枷锁。


作为一个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二战”前,还是“二战”后,日本都有举债对外侵略、发展经济和渡过危机的举措。“二战”后更是如此,其金融体系也常常是在这个框架下为日本经济发展服务。在遭遇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政府的财政问题,除了天文数字般的上升外,其还将发行国债作为收入来源之一时,这无疑就是“庞氏骗局”。日本巨额债务给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而更长期的压力则来自政府干预经济长期养成的举债支持经济和干预经济的习惯。


日本天文数字般的债务规模和财政赤字


日本政府财政收入带有欺骗性


1990年以来,日本政府债务余额持续大幅上升,占GDP的比重也同步大幅飙升。2012年,其政府债务规模已达1132万亿日元,占GDP比重达238%(见图1)。据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截至2013年底,国债等日本政府债务规模达到1017.94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民人均负债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7.5万元)。日本财务省预计,受大型财政支出增加与税收减少影响,预计到2014年3月底国家债务将达1038.7万亿日元,到2015年3月底可能高达1143万亿日元。日本政府债务包括国债、金融机构借款以及主要用于汇率干预的政府短期证券。


日本的财政收入比较奇怪,把国债发行额当作财政收入来计。美国的财政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其他收入(包括消费税、美联储交纳的收入、关税、房地产和遗产税、其他杂费与罚金)。日本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含个人所得税、公司税、遗产税、商品税、消费税、酒税、烟税、汽油税、关税和其他税收)、印花税、其他收入和国债发行额。而且,在日本的财政收入中,国债占比较高,政府支出中还本付息压力也比较大。从1965年到2010年,日本国债占其财政收入的比重从5%上升至48%(2009年达52%),日本国债占不含国债收入的财政收入比重从6%上升至92%(2009年达109%)(见图2)。


通过我们的核算,目前IMF和日本政府所计的日本财政赤字比率,就是把包含日本国债的收入减去支出除以GDP所得。我们以财年的财政赤字数据除以当年日历年的GDP数据,从1966年到2010年,日本财政赤字率从0.92%上升至10.92%(2009年达13.64%),按IMF的数据,从1980年到2010年,从4.8%上升至9.9%(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0.4%和9.3%),这与我们的计算差不太远。如果不将发行国债作为财政收入来计量财政赤字,则从1966年到2010年,日本财政赤字比率从1.45%上升至19.56%(2009年达24.56%)(见图3)。按照欧盟3%的标准来看,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可见,日本财政赤字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严重得多。而将发行的国债计入财政收入,好像并不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而是日本政府刻意为之。


日本政府主导的借新还旧“庞氏骗局”


在日本政府债务中,国债占比较高,并日益演变成为全靠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截至2013年12月底,日本政府国债余额为849.1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占比达83.4%;金融借款为55.2万亿日元,占比11.2%;政府短期证券为113.6万亿日元,占比5.4%。到2010年底,日本国债支付的利息已达9.8万亿日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已达26.8%。1999年时,国债支付的利息占不计国债收入的总收入的比重更高达128.6%,2008年回落至75.6%。随着国债发行额超过非国债收入,国债支付的利息已成为日本财政沉重的负担,相当于借新债以偿还利息或偿本付息,这已是典型的庞氏骗局。2009年和2010年,日本国债利息占不计国债收入的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负的47.7%和123%,已是典型的入不敷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财政是军事财政。日本军事财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财政支出在对外侵略战争时大幅增长,有时甚至是成倍或两倍多地增长。如1872年增长205%,1894年增长102%,1904年增长121.8%,1910年增长5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与战后的1917~1920年,持续17%~60%的增长。1936~1944年是持续多年的大幅增长,其中1943年增长达97.5%。另一方面,早期的侵略战争获得了清政府的巨额赔款,战后财政支出用于重建或军事往往也会持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其国内发展。


日本的军事财政体现为军备增加和军费支出增加以掠夺其他国家,而通过军费支出增加和掠夺资源、寻找市场,加上赔款增加财政收入,通过扩大财政投资扩大经济规模,从而使日本经济快速上升,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日本的军事财政从本质上说是日本天皇和政府对日本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选择促进了日本近代的发展,但也日益滋长了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日本以大和民族优秀论为基础,以亚洲抵抗西方列强入侵的解放者自居,从而有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和蚕食,最终发动了侵华战争,开始了其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扩张战争。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因,并不因为短期内取得的成功而改变。蚂蚁即使战胜了大象,它仍然是蚂蚁而不是大象,大象仍然可能轻易地把蚂蚁踩死!日本的军事财政发展战略,即所谓的以战养军、以战促经的想法,有一时成功的一面,但很难作为成功的经验来推广!


日本政府天文数字般债务规模的风险


很多学者对日本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日本存在债务危机的风险。陈虹从日本国债的安全性角度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对企业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期限结构短期化存在的风险和巨额的利息支付风险等。前面已分析过利息支付问题,这里主要分析经济投资结构的风险,企业储蓄盈余与国债的大量发行。


陈虹指出,日本对外是一个净债权国,国内储蓄超过投资。储蓄过剩是一个流量概念,表示一定期间内依靠国内储蓄能够消化多少国债。净债权国是一个存量概念,表示用现在的储蓄能够消化到目前为止已发行的国债。日本的资金在流量与存量两个方面都有巨额储蓄为支撑,因此能够顺利地消化已发行的国债。


陈虹结合日本银行研究指出,进入21 世纪以来,日本的企业出现资金剩余,说明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一般政府的财政赤字则在不断扩大。企业资金不再用于投资而是转为储蓄的过程,正是政府为补充资金不足导致筹资大幅上升的过程。


日本资金循环的特征在于法人部门(非金融法人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意向的变化。企业经营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或从金融机构的借款要不断投入新的生产销售过程。正常情况下企业资金状况应该是紧缺的,不应出现资金的剩余。实际上,直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企业资金始终严重不足,企业是资金不足的经济主体,这说明当时企业看好收益前景,积极筹资进行设备投资;与此同时,日本提供资金的主体一直是家庭部门。日本的家庭部门在2000年之前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储蓄率,是拥有巨额资金剩余的经济主体;日本经济泡沫崩溃之前,日本家庭储蓄资金通过银行和证券市场流向企业,最终用于企业的设备投资。


但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后资金流向发生了变化。1990年代曾一度暴涨的股票、土地等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失去了平衡。企业的投资对象资产或担保资产价值下跌,但购买资产所产生的负债却在扩大。不仅如此,由于资产价格下跌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一直不见好转,迫使企业加紧修复资产负债表,只要持有现金马上用于偿债。日本经济承受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大约持续了15年之久。


在“资产负债表衰退”背景下,日本企业与1980年代的情况截然不同,几乎丧失了投资意愿。这不仅使企业对银行借款失去热情,而且为尽快偿还借款,即使企业上一轮投资获取了收益也都无心继续投资,因此日本的企业从借款大户变成了储蓄大户。1980年代之前,日本的资金在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间循环良好,保证了经济的均衡发展;但1990年代以后,日本的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都是储蓄主体,导致市场严重缺乏借款者。截止到2011年9月,日本法人企业与家庭部门两者的剩余资金之和高达GDP的10%。


假设民间资金的剩余部分全部用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冲抵的话,顺差幅度需达到名义GDP的10%,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1985年以后日本经常项目顺差最高年份是2007年,但也仅占名义GDP的4.8%。为维持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日本政府只有扩大财政赤字。19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即政府资金缺口)增幅大体上与法人部门资金剩余增幅同步上升。换言之,为了维持日本投资与储蓄的平衡,日本政府不得不依赖财政赤字。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日本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最大原因在于企业为调整资产负债表而压缩了对资金的需求。换言之,只要日本企业尚未恢复对资金的需求,日本要想消除财政赤字将是非常困难的。


(作者为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经济学博士。本文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7期)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