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不决的慰安妇问题一直是韩日关系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左)和韩国外长尹炳世(右)出席联合记者会
不过就在28日,两国外长表示,已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了一致。
双方表示,韩方将设立慰安妇受害人援助基金,日方将利用财政预算向该基金出资10亿日元。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安倍首次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慰安妇受害者道歉。
虽然没有签署正式的谈判协议,但韩日两国关系似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拐点。韩联社刊文称,慰安妇问题作为两国间难度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至此得到解决。
韩国政府和民间双重施压
韩国方面一直将慰安妇问题妥善解决作为发展对日关系的前提。但由于日方一直不愿满足韩方主张的日本政府应承担法律责任进行赔偿的要求,只愿进行基于人道主义的支援,两国关系发展就此陷入僵局。
其间,韩国民众的抗议活动不断。2011年,韩国市民团体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设立了慰安妇雕像,并于每周三举行例行集会抗议。自1992年至今,市民团体已举行了1200多次集会。日本方面对此颇为不满,并希望韩方出面阻止,但韩方并未予以理会。
除了韩国本土,慰安妇纪念碑还设立到了美国的新泽西州和加州等地。
韩国宪法法院曾在2011年裁定,韩国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属于违宪行为。此后,韩方曾就这一问题向日方提议举行磋商,但遭日方拒绝。
韩国国会随即在2012年通过议案,要求日本道歉。朴槿惠也曾表示,韩国民众对日本拒绝道歉表示不满。
此外,美德等国对日本政府也进行了施压。美国参议院曾在去年通过决议案,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行为,并要求日本就这一问题负起历史及政治责任,做出正式道歉。默克尔今年访日期间,也曾提醒安倍直面二战历史,敦促日本妥善处理慰安妇问题。
日本政府让步
安倍与朴槿惠会晤
转机始于今年11月2日。这天,朴槿惠和安倍晋三举行了自2012年5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谈。双方同意力争在年内解决慰安妇问题。
本月24日,安倍指派外相岸田文雄访韩,就慰安妇问题与韩国方面进行磋商谈判。
日本方面显然是有备而来,称为此愿意出资1亿多日元,用于设立对慰安妇进行生活援助的基金。而在2015年的政府预算里,对慰安妇进行支援的预算规模只有约1500万日元。
在28日的韩日外长谈判中,日方又加大了砝码。谈判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双方对外公布的援助资金规模达到了10亿日元。
安倍晋三也首次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慰安妇受害人表示诚挚道歉和反省”。
就这么解决了吗?
韩日之间的慰安妇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吗?
受害慰安妇老人与韩国受害慰安妇援助团体——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发表书面声明。
韩国受害慰安妇援助团体“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28日谴责称,韩日两国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是“辜负受害慰安妇与韩国人民厚望的外交勾结”。受害慰安妇老人李溶洙也说,想讨回的是法律公道,而不是为了钱。
但朴槿惠则表示,希望慰安妇受害人和国民能从改善韩日关系的大局出发,对慰安妇协议给予理解。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对谈判结果很是满意,“就慰安妇问题,与韩国政府之间“确认最终且不可逆地解决”,并确信韩日关系进入了新时代。
有观点认为,这次的谈判结果很难让大部分韩国人满意。因为慰安妇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钱,而在于日本政府是否承认法律责任,是否承认强征慰安妇。此前一直对“强征”含糊其辞,甚至否认的日本政府,恐怕很难用10亿日元和安倍的道歉让韩国的这道“伤口”完全愈合。
另一方面,韩日如此快速地解决由来已久的慰安妇问题,不免让人怀疑双方这是“为解决而解决”。
韩国方面一直想趁着慰安妇还健在抓紧解决。因为目前在韩国,慰安妇幸存者已经为数不多,且都年事已高。1992年,200多名慰安妇受害者参加了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举行的示威活动,而到今年,只剩下了40多人。
此外,由于两国关系的冷淡已让韩国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韩国对于加紧解决慰安妇问题的意愿也变得更加强烈。
反观日本方面,更多的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利益的考量。岸田文雄在记者会称,“日本政府与韩国政府今后在联合国等国际社会将控制互相指责、批评”。而之前最让日本感到“头痛”的问题就是中韩就历史问题对日本方面的批评,从而让日本在国际舆论中处在了不利的位置。
有观察人士称,在目前日本与中韩关系冷却的背景下,日本似乎急于在韩方找到突破口,通过在慰安妇问题上做出让步,与韩国尽快改善关系。此外,日本也希望避免中韩在历史问题上联手对日本施加压力,之前已有报道称,中韩已准备联手将慰安妇问题相关历史材料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登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今日在记者会上称,鉴于这次日韩会晤达成的意向,韩国将不会进行申请。
共同社则指出,日韩之所以就解决慰安妇问题达成共识,是因为双方重新认识到,如果对陷入胶着状态的对立放任不管,将可能导致应对朝鲜核开发问题的日美韩三方合作机制失效,令东北亚局势趋于不稳。但如何将煞费苦心得来的成果转化为真正的日韩和解,今后还需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
(新浪国际 张成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