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过去的2015年可以说是中国推动“创新驱动经济”战略的元年。“创新发展”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活动也从大学·研究所、大企业走向全社会,创新领域从科技领域向社会创新领域综合发展。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各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媒体舆论强力聚焦“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热门话题;投身于创业·创新的下海科技精英、大学生、接班二代·三代、海归等“新四军” 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新大潮。可以说一场创新“运动”正在全国兴起。对于在中国出现的创新涌动,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及智库机构也开始关注其对全球创新的影响。
其实,中国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理念的变化始于2005年左右。基于劳动力、资源·环境的制约日趋严重、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的多发现状,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中国提出了加强自主研发战略并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长远目标。在各种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专利申请国家; 除举国体制取得的高铁、特高压输电、核能、航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外、华为技术、中兴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壮大发展、称之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小型无人机企业大疆等科技型企业登上世界舞台;大量科技型初创企业涌现把中国的开业率(新成立企业数/现有企业数)达到20%以上的高位。政策的推动、丰富的科技人才总量以及不亚于美国硅谷的拼搏精神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局面。
但是,除了高铁、网络等少数领域以外,中国的创新成果还远没有惠及广大消费者。尽管是制造业大国,中国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在质量、安全等的信用度并不高。近两年中国游客在日本大量购物(日本社会称之为“爆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制造业的窘境。据笔者观察,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的日本制商品并非高技术或高价位电子产品等、而是有安全/卫生感的生活用品、常用药品/化妆品、老年人及婴幼儿用品、在设计和款式上有个性创意的工艺品、服装等。中国国内商品的古板设计款式、缺乏对安全和环境等考虑的大量生产商品已无法赢得消费者的好感。
国人在日本疯狂抢购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