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宽松教育”留给日本的教训

原标题:“宽松教育”留给日本的教训



(资料图片)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超越原西德,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此后,日本经济持续发展,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毋庸置疑,注重勤奋努力和平等的日本教育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每当谈论起现在的日本教育问题,“填鸭式教育”与“宽松教育”之争总会成为话题。从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日本教育可以说是“填鸭式”的。在当时的日本,拥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首先考虑如何提高“考试技巧”,考上名牌大学。这使得当时的日本社会将大学考试与进入一流企业就职作为成功标准,令学生的日常生活变成“考试生活”,性格扭曲、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数量增多。与此同时,伴随考上大学的满足感上升,大学生不学习、视大学生活为休闲消遣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此,日本于2000年前后引入“宽松教育”,试图通过强制减少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及养成丰富感性认知、创新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比如去农村进行挖红薯的体验、学习英语或汉语、通过拣垃圾来培养志愿者精神等。


但自2000年前后引入“宽松教育”后,日本常用来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PIS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和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评估)两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学生的排名明显下降。“宽松教育”开始受到日本很多学生家长的批判。


最终在2010年初,日本重新审视“宽松教育”,增加中小学上课时间,并于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脱宽松教育”计划。


批评“宽松教育”的声音中最知名的案例是“圆周率=3教育”。意思是,日本老师教小学生圆周率时,过去一直是说“圆周率=3.14”,但引入“宽松教育”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时间也后延了,即不得不先教小学生“圆周率=3”。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小学生几何理解能力的降低。


回顾全过程,一国教育体制迎合时代而随时变化是值得肯定的,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应变能力足够强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体制之争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在日本“宽松教育”时代,能掌握培养学生丰富感性认知和创造力教育理念的教师为数甚少。


当前日本正在“脱宽松教育”的路上前进,尝试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严格考核教师的称职程度和实际成绩。比如,日本政府正围绕教师资质问题听取来自家长与学生的意见。此前,日本教师基本只要在大学毕业后通过考核,取得资格证,就可以维持到退休。而今,每10年进行一次教师资格考核的做法渐成主流。


教育制度左右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笔者认为,为有效应对今后的变革,学校老师完全没必要像现在这样成为资格职业,而是应像企业管理人员、社会活动家、艺术家以及体育运动员等社会群体那样,教育事业需要更多“有丰富社会经历者”参与其中。(松野丰)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为何在教育上,日本人从不手软?
日本探讨秋季升学新学制
改变招生歧视 调查称日本医学院男女合格率差距缩小
日本从2019年幼儿教育开始免费 但伙食费可能排除在免费之外
日本从2019年幼儿教育开始免费 但伙食费可能排除在免费之外
日本国会今年有望通过幼儿教育与保育免费的法案
日本从2019年幼儿教育开始免费 但伙食费可能排除在免费之外
日本担任2018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宾国
“日本高等教育神話”的警示
大数据时代:日本在做什么
日本仅28%的父母乐观看待孩子未来 全球29国排名最低
日本:放学后儿童俱乐部解决家庭作业问题
日本静冈县将设立日本首个农业职业大学
减负还是加负?静冈县吉田町拟将中小学生暑假缩至10天
安倍政府为右翼思想进校园撑腰 日本教育右倾化加剧
揭秘日本森友学园关系网:通过层层关系与安倍夫妇建立联系
日本右翼小学丑闻频曝 森友学园已成安倍重负
日网友:震惊!东京居然不是日本法定首都
日本开设第一家无人机专门学校
谈资 | 宽松教育失败了?为何日本要与之“诀别”
管教还是虐待?弃置儿童一事引发日本国内讨论
日本拟在2020以后规定中小学必修编程课
日本拟将“日式教育”作为产业向海外输出
亚洲高校新排名,中国真超日本了?
日本小朋友怎样度过幼儿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