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外汇网9月29日讯 ,日本央行(BOJ)于9月20日~21日进行了最新一期货币政策决议。作为美联储议息结果发布的前哨战,市场对该次会议的关注达到了空前高度,以至于21日中午的决议发布延迟(较上次延迟约20分钟)竟造成该行网站一时间瘫痪。
日本的通缩断断续续持续了15年。在抗通缩方面,BOJ无疑最有发言权,同时也是最孤独的领跑者。
9月2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政策决议,大多数媒体都把焦点对准到负利率政策是否加码,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内容,特别是贯穿本次决议内容的那种莫名的沧桑感、悲怆感。
关于货币政策框架的BOJ潜台词穷则变变则通先变了再说
为了摆脱通缩,让经济重新回到温和增长的轨道上来,BOJ于2013年初正式把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锁定在“通胀率2%”。至此,2%的通胀率目标成为发达经济体共通的货币政策目标(美国在2012年初设定了通胀率目标,欧洲则更早),也可以说是金融领域为数不多的国际标准之一。
现任总裁黑田东彦上任伊始的2013年4月,BOJ正式推出了日本版,准确地说是“加长版”QE——“QQE”,即在表示“量的宽松”的QE的前面,又加了一个表示“质的宽松”的Q。“量的宽松”是指扩大基础货币(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和社会上流通的现金,以及银行系统持有的现金),“质的宽松”代表加码资产收购,资产包括国债、ETF等。
大多数人没有留意到的是:BOJ在2013年4月推出QQE的同时,把货币政策调控对象从之前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切换到了“基础货币”,简言之,就是从调“价”变成了调“量”。而在本次决议当中,BOJ把其调控对象进一步扩展到包含长短期利率。要同时调控长短期利率,故名“收益率曲线调控”。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