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梦歌
中国人过着世界人民都羡慕的日子!
不用带钱包就能走遍全中国,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叫外卖。这便利的生活方式可是外国人羡慕不已,甚至将移动支付列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而想要轻松实现移动支付,少不了二维码的鼎力相助。二维码随着移动支付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轻轻一扫,就能轻松付账,省去找零的麻烦;轻轻一扫,可以关注公众号、打开网页,再不用在手机上挨个字母地输入网址。
怪不得有“低头族”这样打趣道,“我现在几乎患上‘二维码强迫症’,一看到二维码就想扫一下,看是否有商场打折优惠券。”
虽然每天都在扫,但你真的了解这个每天见到的奇怪编码图案吗?
一、日本先发制人夺得垄断,专利费这笔账随时可能来讨
我们目前使用最多的二维码原来是有个“洋气”的名字的,它原名QR(Quick Response Code)码,起源于日本,只是“二维码”这个大家族里的一个,但却是最壮大、使用最广泛的一个。
原本它是汽车零部件厂商日本电装为了区分零部件、轻松进行追踪而开发的。用手机摄像头扫一下,就能通过正方形条码轻易读取信息。在商品管理、票务发行、货款结算上非常便利,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后,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它在网络上发挥潜力,普及全日本,还渗透到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
日本的QR码先发制人,抓住了时代潮流,迅速申请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垄断局面。
先后于它诞生的美国PDF417码和我国自主研制的GM码和CM码,都在专利战上落后于它。当时,GM码、CM码只是行业标准,与QR码相比,在市场竞争中不占有优势。
这就造成了目前国内市场上被QR码全面垄断,大家形成“二维码”即是“QR码”的印象,我国国产二维码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同时,作为一项专利,就自然逃不过专利费的讨论了。
目前,无论是日本的QR码,还是美国的PDF417码,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都还没有向我国使用者收取专利费。但是,免费的午餐还能吃多久?
在技术推广期,外国企业通常遵循免费使用的原则,一旦形成规模应用或技术更新,便收取高额的专利费,这都已经是惯例。
QR码专利既没有在国内申请,也没有放弃专利权;2015年QR码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但国内市场仍在免费使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版权方提出的高额专利费的风险!
此外,这些外国企业除了申请与二维码生成和读取直接相关的核心专利,还申请了大量的外围专利。这些专利并不是免费的,用户企业在使用二维码生成和读取时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2012年,我国新大陆集团就因二维码解码设备的光学电子电路部分的技术问题,陷入专利纠纷。
二、依赖国外二维码技术,安全隐忧触目惊心
专利方面是国内铺天盖地QR码的一个隐忧,安全问题则是一个更大、更严重的问题!
相信大家也已经阅读过不少QR码引发安全问题的新闻了。从小打小闹地偷换杂货店支付二维码图标,到诈骗团伙利用二维码建造骗局,最人尽皆知的还是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伪造案。
为迪士尼乐园提供票务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某公司员工,利用技术漏洞盗取迪士尼乐园门票二维码票号2600余张并制作贩卖假票1700余张,获取非法利益49万余元,给上海迪士尼造成80多万元损失。
类似案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呼吁加强对二维码相关的信息安全进行监管。但相关部门也很无奈啊!
目前,我们大量使用的是日本的QR码,而它开放式的市场应用模式导致了各种安全问题频发且难以有效监控。
更可怕的是,现在,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物品识别、产品追溯、电子凭证以及网络链接的入口,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也开始采用二维码来管理相关事务。
例如,我国实名制火车票用的是QR码,EMS邮政快递、登机牌、国办公文交换涉密载体用的是PDF417码。
PDF417码和QR码是开源码,掌握其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我国所有使用过这两个二维码的产品的相关信息。
当这些信息达到一定规模,我国的产业、经济走势就无秘密可言,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将处于被动地位,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将面临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我们国产的二维码行业也在后来居上、力争上流。
我国二维码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足以用自主可控的技术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我国国产二维码是非开源码,在安全性上具有优势。技术上,国产二维码,已经不用忧心了。
但是,PDF417码和QR码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实际需求,单纯依靠市场竞争,国产二维码很难打赢这场翻身仗。
我们缺的是一股企业和政府通力合作的东风。一旦这阵东风来了,必然能够吹散日本垄断二维码市场的不利局面,彰显国产二维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