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现在?
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在“时代红利”+“供需改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处在内生性修复的初级阶段,是当前最应该关注的方向。
时代红利包括:
(1)制造业得到绝对的政策扶持
(2)“一带一路”为制造业转移和升级提供空间
供需改善包括:
(3)2017年全球制造业复苏出口改善
(4)环保需求加码催化制造业转型
脱虚入实+内生性修复包括:
(1)“脱虚入实”基调下杠杆转移,实体经济以民间投资为代表的制造业是资金二次分配直接受益方
(2)产能周期拐点,中游制造业在产能出清背景下偿还债务现金流减少+资本开支扩张,将支撑盈利能力的可持续修复
制造业享受时代红利
国家战略——高端制造业得到绝对的政策扶持
纵观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日本政府对产业的大力提振功不可没。日本通商产业省1975年发布《产业结构展望》, 80年代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加强对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飞机工业等产业的支持。一方面政府提出产业结构和知识密集化的要求,给予产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资,向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分配资金,在税后等金融政策上向民间企业研发活动倾斜。
日本举办了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1975年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1985年筑波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等科技学术交流会,建设了著名的筑波科学城和其他19个科学技术密集区。同时政府加大科研经费拨款,在补助金、委托费、税制、货款方面给予研究开发优惠政策。日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企业-大学三者结合,政府科研机构负责大规模、长远研究项目,企业进行开发研究,大学负责基础理论研究,分工明确的研究体制。日本政府1976年提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补助金制度”,提供了291亿日元来支持该技术的研发,最终获得了1000多项与集成电路相关的专利;1978年实行的《特定机械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也明确提出了对电子计算机、飞机等行业的支持,使得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
日本的一系列支持技术产业的政策颇有成效,对比1975年和1985年的日本出口结构,1985年日本出口输送用机器和电气机械的比重超过50%,日本出口的输送用机器、电气机械、精密机器等高科技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而一般机械、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化学制品、纺织服饰等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日本的产业政策取得卓有成效。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