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这一举措下,欧洲联盟、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等经济体获得临时或长期豁免,而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并表示有信心获得豁免的日本却不在豁免之列。
尴尬之后,日本要反击了?日本政府5月17日披露,正考虑对美采取报复措施。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方贸易报复措施规模可能达450亿日元(约合4.09亿美元),与美方对日方钢铝产品征收的关税额相当。
这种结果令日本国内震惊并引发热议,日本为何在美国“关税牌”前遭遇闭门羹,日美同盟难道真的只是“看上去很美”?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6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正式会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钢铝关税豁免,美国为何将日本拒之门外?
今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双方宣布日美之间将进行新的贸易对话,但难掩分歧,双方未能就日本获得钢铁及铝产品关税豁免达成协议。
美日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似乎成为日本无法获得美国豁免的一个重要原因。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批评日本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为688.5亿美元,在美国贸易伙伴“逆差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尽管,安倍曾为日本出口辩护称,日本的出口不会对美国安全造成影响,而且高质量的日本钢铝产品很难被取代,但目前仍难逃脱被拒之门外的命运。
美国对双边自贸协定兴趣浓郁,而日本则认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两国而言才是最佳选择。这无疑也成为日美贸易谈判中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在今年4月与安倍会面后的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我更喜欢双边协定。我觉得这对我们国家更好,对我们的工人来说更好,我更倾向直接与日本达成双边协定。”美方甚至还抛出“诱饵”,称如果美日达成自贸协定,美国将不对日本钢铝产品加征关税。
但日本之所以对美国提及的双边贸易协定不太热衷,与其惨痛的历史经验密不可分。早在30多年前,美国就通过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而这也是日本经济衰退20年恶梦的开始。目前,日本正将重心转向区域合作。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6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正式会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美同盟只是“看上去很美”?
日美同盟一直是日本外交战略的基础,也是美国亚太双边同盟体系中最核心的同盟,时间最久也最值得注意。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及任职美国总统后,在安全、经济等问题上屡屡“敲打”日本,引发了日本国内对日美同盟可靠性的担忧情绪乃至危机感。
从2016年11月,安倍急不可耐地赴美与特朗普进行首次会见,到2018年4月第六次“安特会”,消除外界质疑、“彰显”日美同盟依旧坚如磐石,已成为安倍政府的一个核心目的。
虽然,日本未能避免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冲击,且与美国在安保、货币政策、驻日美军经费等方面分歧显著,但安倍仍强调日美同盟关系是日本外交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日本媒体眼中,日美同盟似乎“只开花,不结果”,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日本《东京新闻》曾称,日美同盟不对等,美国总是“吩咐”日本买其武器。日美还远远不能成为安倍首相所追求的“对等的同盟”。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鉴于日美之间的军事盟友关系,日本一直不愿效仿欧盟,对美方发出贸易报复警告。但如今,日本示好无用,苦求无果,依然被关在了美国关税豁免的门外,日美同盟遭遇尴尬。这样的结果,引来日本媒体堆积的强烈不满。
日本J-cast电视台不满道,“希望美国重归TPP被拒绝,钢铝关税豁免没要到,首相就是陪特朗普总统打了高尔夫球……”。
日本《东洋经济》用嘲笑的口吻说,原本要向别国展示日美蜜月关系的安倍晋三,结果在美丽的海湖庄园又举行了一次“朝贡”仪式。安倍本打算以“友情”为杠杆让美国豁免关税,结果变成日本为缩小美日贸易逆差而要作出新贡献。
日本《现代商务》反思道,美国在经济方面并没有把日本视作“同盟国”,日本政府务必面对这个现实。在“美国优先”的背景下,在适当时候,日本应根据WTO规则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哪怕与美国意见相左。
资料图:在日本东京的防卫省总部,一名工作人员在大门旁守卫。新华社发
当脆弱的“同盟之情”遇到现实的利益冲突,日美同盟的小船能否经受住考验?现在看来,美国对日本的“炮轰”是认真的,并不只是过过嘴瘾。但日本是否会动真格,放弃对其最亲密盟友的调和态度,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日前表示,日本政府“正讨论在世贸组织框架内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只是现阶段没有确定具体手段。按照国际贸易规则,日本对美方采取报复措施前,向世贸组织通报是必要程序。
据日本广播公司报道,一旦日方向世贸组织通报,打算对美采取报复措施,日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反应,继续要求美方把日方列为钢铝高关税豁免对象。
日本的努力示好,抑或是考虑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能否令美国反转,拭目以待。
(新华网:王一诺、吴傲雪文字综合:新华网、环球时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