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改革中兼顾公平、保护劳动力已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重点。日本国会立法在保障员工基本权利、待遇的同时,致力于提高劳动效率。司法判断中更重视解决对临时工、合同工等非正式员工的歧视性待遇。
近来,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多重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工作方式改革法案》日前在日本国会众院审议获得通过,转入参院审议。同时,多个行业的职员或工会组织围绕合同工与正式职员同工不同酬等歧视性待遇的诉讼获得胜诉。目前,如何在改革中兼顾公平、保护劳动力已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重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多次修改劳动派遣法,不断扩大派遣工适用范围。企业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大量采用合同工、派遣工、临时工等用工形式。由此,不仅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过劳死”等社会问题频出,“黑公司”“割掉派遣工”等词一度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此次日本政府提交的《工作方式改革法案》在工作时间、同工同酬、健康管理等方面保护员工利益的同时,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在某些专业技术取消工作时间限制,将实行按工作任务计酬。在保护员工方面,虽然法案规定了工作日8小时之外的加班时间上限,且每年不得超过720小时,单月不得超过100小时;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工作日与工作日之间须保证工人休息时间,避免连轴转;增加加班补助,单月加班超过60小时者加班费增加50%;加强医疗保护,企业须提供对员工健康管理必要的信息,等等,但同时放开了对专业领域的劳动限制。新设立的裁量劳动制度规定,对年收入1075万日元以上的高级专业领域,从2019年4月份开始企业可以与员工签订专项劳动任务合同,从此放弃工作时间、加班时间等所有限制,且无需支付加班费、节假日劳动补助等,涉及的相关行业主要包括设计研发、企业市场分析、外汇证券交易员等多个领域。对于这一法案,经济团体联合会等日本经济团体表示支持,认为可以作为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新法宝。日本政府更将这一法案称为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之视为本届国会最重要课题,并计划今后不断扩大裁量劳动制适用范围。但是,一些在野党、工会及劳动保护组织认为法案放弃了对员工的保护义务,势必造成更多的加班加点,甚至增加“过劳死”。
与此同时,日本最高法院关于企业用工不合理待遇的判决也向社会传递了新信息。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一家物流公司多名合同工起诉其工作内容、业务责任与正式工完全相同,但薪酬待遇却相差悬殊,其中各种补助每月损失3.5万日元。6月1日,日本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要求该公司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均衡待遇”原则,向合同工赔偿正式员工享受的工作补助、无事故补助、午餐补助、通勤补助等,同时对两类工人的全勤补助出现不平等待遇也判定“不合理”,要求二审法院重新审理。
此前,日本邮政集团公司的多个地方工会起诉邮政公司拒绝向非正式职员发放凌晨加班补贴、年底加班补助、住宅等补贴,造成了不公平现象。去年9月份东京地方法院判决日本邮政集团公司应向合同制员工发放上述补贴,并判定不允许休病假、寒暑假的规定“不合理”。
近20年来,日本企业录用的派遣工、合同工等非正式职员比例不断增加,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劳动力调查,2017年全国非正式职员总量达到2036万人,占到全部劳动力的37.3%。他们不仅收入低,社保待遇差,而且工作不稳定,常常被当作企业用工的“调整阀”,在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最先受到冲击。从西方主要国家的业态收入差距看,日本的差距也是最大的。法国合同工收入相当于正式职工的89.1%,德国为79.3%,英国为70.8%,日本仅为56.8%。
由此可见,日本国会立法在保障员工基本权利、待遇的同时,致力于提高劳动效率。司法判断中更重视解决对临时工、合同工等非正式员工的歧视性待遇。长期看,这种待遇不平不仅影响社会公平,也是影响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日本社会期待真正的同工同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