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央行宽松进行时:一切为了通胀目标
随着美、英等多国央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日本央行成为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中唯一仍“鸽声嘹亮”的央行。
7月30日至31日,日本央行将举行货币政策会议。
此前,路透社报道称,为了让宽松更有可持续性,日本央行正在考虑调整利率目标,同时可能修订收益率曲线目标,以及改变购买资产的方式。
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日本央行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两年来的首次调整。
受此影响,7月24日,日元连续第五天上涨,这是6个月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7月23日,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一度跳升至6个月高点,达到美联储加息前的水平。对此,日本央行购买了大量日本国债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同时推低短期利率至负值区域,并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限制在零水平。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日本央行正在寻找可行方法,既能保证货币刺激计划的可持续性,同时又能减少其对市场以及商业银行利润所造成的副作用。
宽松副作用凸显
随着美、英等多国央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日本央行成为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中唯一仍“鸽声嘹亮”的央行。
2013年4月4日,日本央行提前开启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实施质化量化宽松政策(QQE),大举购买了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类资产。
2016年1月29日,日本成为继瑞典、瑞士、丹麦、欧元区之后,又一负利率经济体,通过利率、量化和质化三个维度施行宽松货币政策。
2016年9月,日本央行宣布放弃年增基础货币目标值的框架,调整为控制长短端收益率,即维持短期利率-0.1%,以及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在0附近的政策框架。
“长期执行宽松的政策首先会加剧日元贬值压力,日元套利交易会再次盛行,加剧了全球金融风险。其次会导致日本政府债务上升,加剧债务风险。另外,负利率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陈晶萍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利率将侵蚀净息差,进而拖累盈利。从日本的情况来看,地区银行由于非息收入占比低,低利率环境对其盈利造成较大影响。当银行盈利进一步下滑,导致净资产减少时,银行将逐步收紧信贷,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另外,多年来,日本央行每年购买价值6万亿日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资者担心,央行大举购买股票降低市场流动性,会扭曲金融市场价格。
通胀依旧是问题
尽管日本已经摆脱通缩困境,但通胀长期低位徘徊,迟迟未能达到日本央行2%的目标。
今年4月底,日本央行干脆删除了“预计2019年达成2%通胀目标”的措辞。
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对2018财年的通胀预期为1.3%,2019及2020财年的预期均为1.8%。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坚称,刺激日本央行2%通胀目标的势头一直在持续。但是彭博社调查显示,有3/4的经济学家预计,2%的通胀目标要到2022年之后才会实现。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在7月30日至3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可能会承认,或许在未来长达3年的时间里,通胀率都无法达到目标值。
货币政策微调
路透社报道称,如果通胀率触及2%的目标需要更长时间,日本央行可能会微调货币政策,那将意味着该行的政策路径与其5年前做出的在2015年前后达到通胀目标的承诺产生重大转变。
黑田东彦在6月货币会议上重申,目前无需重新考虑货币政策,现在谈论退出政策细节还为时过早,太早退出将引发市场混乱。不过,在谈及退出宽松措施的假设情景时,黑田东彦明确表示,利率和资产负债表是退出的关键点。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减少政策副作用伤害的想法包括:对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作出微调,以使长期利率更加自然地上行,以及改变日本央行购买国债和ETF的操作方法。报道称,这些讨论尚处于初级阶段,最终的结果要取决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最新通胀预期。
7月21日,在G20峰会上,黑田东彦拒绝就任何猜测发表评论。他表示,作出任何政策决策前,都需要就价格和经济形势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鉴于日本央行政策会议的召开,眼下不宜就此话题发表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美联储正处于加息周期,欧洲央行也逐渐缩紧宽松的政策。有分析指出,现在任何央行的政策调整都会被自动联想成“收紧”现有的政策。因此,日本央行会让市场更清晰地理解未来方向是为了有效维持货币宽松,从而进行相应调整,而不是为了“收紧”。
(责任编辑:赵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