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日本购物时,最困惑的事似乎是很多东西是“中国制造”。我们日本人去中国前购买礼物时会有同样困惑。当然,在日出售的“中国制造”产品一般由日本企业仔细检查,质量和日本制造区别不大。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摄:林善传
说实话,日本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印象算不上好。不过,最近这种看法正发生变化。(如今)在日本畅销的中国产品种类繁多。且与以往不同,在清楚认识到是“中国制造”这一事实后再购买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不仅如此,日本市场还有非常畅销的中国产品。例如充电线、个人电脑的鼠标、温度计、衣服、童装、生活杂货、旅行用品、宠物用品等。
令很多日本人吃惊的一样东西是墓石。我有过经验,想建墓地时迟迟买不到墓石,原因是“正等待从中国进口”。据说日本墓地使用的墓石中,80%是中国产岩石且在华加工。所以从某种程度说,日本人离世后仍享用“中国制造”。
中国茶叶自不必说。虽然日本人对中国食品存在疑虑,但对茶,却追捧中国产。在日销售的乌龙茶饮料的塑料瓶上印有“使用中国福建省茶叶”的宣传语等,这已成为一种质量保证。
最近受欢迎的中国产品还有中国电视剧。在日本,收费电视剧网站开始受到欢迎。这些网站可收看全球电视剧,据说中国电视剧特别受到关注。类似于过去的韩剧热潮。
延伸阅读:
变化背后,见证品牌的力量
经,中国消费者在日本、欧美各国疯狂扫货的新闻让有识之士陷入沉思,也一度让中国品牌或多或少有一些尴尬。
如今,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100强中,中国大陆的上榜品牌已从2012年的1家增加到2017年的13家;英国“品牌金融”不久前发布的“2017国家品牌指数”显示,中国品牌总价值逾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曾经,有人用“品牌饥渴症”来形容“中国制造”的窘境。当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货物离开中国这个“代工工厂”时,只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记,却并没带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
如今,仅2017年我国商标申请总量的增量就占到全球增量的80%以上;航天科技、高铁、核电等中国产品品牌走向世界,成为影响世界的国家名片。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见证着品牌的力量,更见证着中国的发展。
从纵向的时间轴线来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们曾经的“落后”——
20个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开始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时,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分工明确、体系严密、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全球产业体系和布局。依靠劳动力优势大批量生产廉价工业制成品,进而为本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并拉动经济增长,几乎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的唯一道路。
从横向的国内外环境对比来看,我们也要对中国品牌的后发之路有客观认知——
从国际需求角度出发,中国不仅拥有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而且在诸多领域都成为技术领跑者和产业集聚者,中国有能力生产与市场期望相符合、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工业制成品;从国内生产角度出发,随着劳动力成本攀升、国内制度环境完善和配套加工链条齐备,低质低价的中低端产品越来越难以形成规模利润、越来越不能支撑代工产业模式,这是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激励着各行各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去开创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篇章”。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登上国际舞台被世界认可,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这,也几乎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的唯一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种力量成为动力源头,那就是创新——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占比77.5%,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占比超过六成。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中国企业上榜数居全球第三。
正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改变了曾经习惯跟风、忽视原创的做法,中国才在创新中打造出了更多新的品牌,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不断提高,这无一不是矢志创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命运共同体”——
人们越发认识到,“中国品牌”最终必须依靠“命运共同体”,即企业和政府必须共同发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政府应对假冒伪劣产品一追到底,对市场恶意行为严惩不贷,对市场环境营造一丝不苟,对释放企业活力加油鼓劲。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才得以植根国际。
在这个过程中,还应看到,与世界品牌强国相比,在品牌国际化方面我国仍有差距——
比如,我国每年500多万件新的商标注册申请,只有5%到其他国家注册,而发达国家这个数据占到40%以上。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未来,中国品牌建设可提升空间依旧很大。在此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以创新为引领,提高原始创新的能力,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鼓励创新及完善创新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时代呼唤中国品牌如群星一般灿烂。相信,当中国品牌群星灿烂之际,定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