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移动支付的浪潮来到了日本。据日本媒体报道,包括千叶银行、西日本城市银行在内的日本50大地方银行计划开展二维码支付业务。这些银行计划采用瑞穗金融集团开发的“J coin pay”服务,并从3月25日开始陆续接入系统。客户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支付、转账等业务。
据了解,“J coin pay”服务拥有独立的App,较传统支付方式而言,其使用更便捷、成本更低廉,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银行账户对其充值,同时用户之间进行转账、汇款也不会被收取手续费,另一方面,银行将对于采用这项服务的店家收取远低于目前信用卡支付费率的手续费。
在日本大力推行移动支付的当下,太平洋另一岸的中国,在移动支付上则呈现飞跃式的发展,根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达202.93万亿人民币,近五年平均增速181%,成年人电子支付比例高达76.9%。这一鲜明的对比,也促使日本市场发出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认为二维码是日本发明的,日方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欲向中国人每人收取1分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QR码的起源国,为何现在才力推二维码支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快速、便捷的移动支付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尤其是以二维码为主的新型支付方式在中国等地快速普及。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二维码支付主要采用能够快速读取的QR码(Quick Response)技术。与条形码相比,QR码能存储更丰富的信息,包括对文字、URL地址和其他类型的数据加密;与其他二维码相比,QR码具有识读速度快、数据密度大、占用空间小等优势。
虽然中国将二维码支付发展得如火纯青,但是QR最初却是在1994年由日本的Denso-Wave公司所发明。根据Denso Wave公司的网站资料显示,QR码属于开放式的标准,规格公开。QR码呈正方形,由黑白两色组成,4个角落中的3个印有像“回”字的的正方图案。
如今,以QR码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正成为世界移动支付的主力军,而作为该技术的起源国,日本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却发展缓慢。
根据支付服务提供商Worldpay发布的《关于2018全球支付报告》显示,尽管日本的互联网渗透率高达100%,但是实际上日本的电子钱包使用率并不高,甚至成为全球后付费使用率最高的地区。比如,许多日本消费者在网上选择产品后,会去线下便利店付款取货。另外,日本人十分热衷现金交易,有数据表明,现金交易占据了日本70%的交易额,而其他发达国家仅为30%。
是什么导致日本在互联网渗透率和无现金支付上的背离?
一是长期以来的消费习惯。许多日本人表示喜欢现金的踏实感,坊间更有传说很多日本富豪会把现金整齐地放在钱包,他们觉得对钞票恭敬的人才能发财。
二是对隐私保护的高度重视。相比于会产生消费记录的移动支付而言,现金的安全性要高得多,现金支付不会产生任何消费记录,也不会造成任何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三是抵御通货紧缩的手段。2月14日,日本政府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全年GDP比上年增长0.7%。有部分日本人认为,经济增长缓慢会导致通货紧缩,而持有现金则可以有效抵御经济风险。
这些强势的现金文化为日本带来了哪些弊端?
一方面,多环节运维成本巨大。除了交易不方便外,现金在流通、损耗、保管等环节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运维成本,据Nomura研究机构估计,每年日本花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合计达到1万亿日元(约580亿人民币)。
另一方面,游客接受度不高。纸币在日本人群中的根深蒂固,对国外游客群体带来了诸多不便,有调查数据显示,40%的外国游客对只能使用现金的情形表示不满,而这对于即将举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日本而言,无疑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激化游客支付方式的选择矛盾,为旅游业收入带来损失。
基于多方面影响,如今日本开始大力推行无现金支付方式,2018年4月12日,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通过“无现金愿景”规划,日本将努力提高无现金支付手段,直到占据支付比例的80%。
规划提到,发展无现金支付意义深远,有助于银行削减网点和ATM机数量、降低成本,同时达到令服务业和零售业节省大量人力的目的。根据规划提供的数据,2015年,无现金支付在日本仅占18.4%的支付比例。而在之后,日本政府希望到2025年实现无现金支付比例40%的目标,并最终将这一比例提高至80%。
2、日本市场为中国支付机构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
如今,在国际范围内,中国的移动支付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面对邻国日本的市场动向,中国的支付机构将如何面对?这背后承载的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
机遇:携中国支付机构手开展“J coin pay”收单合作?
此次,瑞穗金融集团推出的“J coin pay”服务,在业务规模和推行力度上下了“狠功夫”,据悉,瑞穗银行已经与60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覆盖5600万账户,每个合伙伙伴的账户均可视为“J coin pay”平台的电子钱包,中国银联、支付宝等中国支付机构也将在“J coin pay”收单业务合作方面展开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联并不是首次与瑞穗银行开展业务合作,早在2011年,中国银联与瑞穗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将合作范围从商户受理扩大到ATM取款、发卡及网上支付等更多业务领域,让银联卡、银联服务可以在日本便捷地使用,吸引更多游客到日本旅游,同时也让双方产品和服务借助银联网络走出日本,实现全面共赢。
另外,中国支付机构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把握市场机遇。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移动支付企业Origami于2018年9月20日发布消息称,从银联国际和丰田金融等处合计获得了66.6亿日元融资。据悉,Origami将把资金用于开发二维码支付服务和招募人才。同时,Origami与银联国际将建立资本和业务联盟,计划在包括亚太、北美、中亚、中东和非洲等2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50万家商户实现Origami Pay的银联二维码支付。
挑战:日方欲向中国支付机构“收割”QR码专利费?
由于日本是QR码的发源国,因此有声音指出,日本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欲向中国人每人收取1分钱。
该消息一出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虽然QR码最初是日本企业发明的,但是作为移动支付核心的“二维码扫一扫”的技术专利权却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据央视网新闻报道,早在2011年,凌空网创始人徐蔚就已经申请“二维码扫一扫”专利,并先后拿下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区域的二维码扫码技术专利权。
同时,清华大学数据研究院二维码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沈维表示,尽管日本电装公司在二维码领域布局的专利较早,且已经纳入到相关标准中,但很多专利处在免费开放状态。
3、居安思危,中国支付机构该如何作为?
尽管“日本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的谣言得到了破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支付机构在二维码支付技术上停止前进的步伐,甚至更应该居安思危,目前基于QR码的二维码支付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支付安全问题。一方面,QR码正在成为不法分子非法敛财的渠道,广东省某大学生曾用手机扫一扫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但扫描后却出现支付299元押金的页面,在难以辨别页面真伪的情况下,该大学生选择支付了押金,但之后单车并未开锁,而之前扫描的二维码实则为一张贴纸,覆盖了车身原本携带的二维码。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李建华表示,二维码技术最初是一种识别访问技术,并不是专门用于电子商务,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缺乏一种能够评估和鉴别二维码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机制。对消费者而言,正确鉴别和验证二维码的可靠性难度大,每一张二维码图像看似普通,实则包含了复杂的信息,用户辨认起来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QR码易携带恶意代码。由于QR码是开源的,制作门槛低,因此也为不法分子制作携带假链接、假网站入口的恶意代码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网民资金、信息被骗取的几率。同时,QR码开源的特性,使其往往难以溯源,这为犯罪分子提供良好隐蔽保护的同时,也增加了受害者维权的成本。
其次是知识产权风险问题。虽然中国掌握了“二维码扫一扫”的专利,但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却仍未消除。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张也平表示,目前国内的二维码市场几乎全部被QR码占据,但QR码专利既没有在国内申请,也没有放弃申请;2015年QR码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但国内市场仍在免费使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随时可能产生严重的知识产权风险,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运行安全。
那么,中国的支付机构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一是采用高安全级别的国内二维码标准。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有汉信码、网格矩阵码(GM码)、紧密矩阵码(CM码)三项国产标准。
相较于QR码,这些二维码的安全级别更高,采用闭源、加密等高新技术,达到保密防伪、可溯源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政府办公、电子政务、国防军队、医疗卫生、公安出入境、公安消防、贵重物品防伪、海关管理、食品安全、产品追踪、金融保险、质检监察、交通运输、人口管理等领域。
如果支付机构开始采用国内二维码标准,那么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环境,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
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表示,只有以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核心技术和相应的中国标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才能将信息的“根服务器”建立在中国,从而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避免国外标准带来的专利风险。
二是发展多种类二维码市场环境。如果你试图通过微信扫描上图的二维码,你一定会发现,扫码页面迟迟没有反馈。这是因为QR码几乎已经垄断了国内的扫码环境,大部分平台、商户仅支持生成、读取QR码,但是对于一些强调个人信息安全的环节,比如支付环节等,仅仅采用QR码显然是不足以的,市场、监管部门应鼓励多码共存的环境,而支付平台也应该在扫码环节植入其他二维码的读取程序,加强支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