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记者在日本的大学里充分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日本大学教授虽然也担当各种各样的科研任务甚至是社会角色,但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以大学中的基础教育――本科为例,针对本科学生的“导师辅导组”制度就值得一说。
“导师辅导组”制度在日本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辅导组几乎适用于所有大学的专业,有点儿像过去中国的“塾”,采取一个教授带十几个本科生的辅导方式,其实是对“批量型”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也是日本大学评价教授业绩的重要指标。据记者了解,日本教授很少热衷于电视节目走秀和出书立著,相较而言,长期贯彻的“导师辅导组”使他们更重视如何去教书育人。
在日本高校,学生从大二下半年开始就申请加入某个教授(或副教授)的辅导组,如果是人气很高的教授,则需另外考试,这一点和中国一些高校里硕士生选报导师的方法有点像,只是日本将其提前到了本科阶段,而且有实实在在的“含金量”。对于那些不善与学生打交道的教授,只能自己去招揽学生或等别人给自己分配学生。这本身也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评价。一个辅导组一般不超过20人,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自己的辅导组课程(每周约授课两至三小时)。
辅导组活动概括起来是“以学为主、兼顾其他”。大学三年级的课有1/3由教授承担,一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大课,二就是针对辅导组开“小灶”。进入四年级则重点转向论文指导与联系就业,指导教授在其中发挥很关键的作用。论文自不待言,是教授教学业绩的重要体现。而就职常常也是指导教授的重要任务,有时老师利用人脉关系亲自帮忙联系。这样的教授实际成了学生一生的引路人。
辅导组活动并不都是这些“专业”内容,郊游、出国观光、节庆活动等也围绕其开展,教授当然是主角。有的学生失恋了,指导教授也要帮忙排解,学生结婚时,指导教授一般会成为“证婚人”。有时学生家长也到学校拜访教授。
辅导组活动使教授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提高,在“教书育人”中体验着当老师的乐趣。毕业后,学生们单位的上司也常是同门“前辈”,这样就形成一个便于交流的关系网,虽有“山头主义”之嫌,但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毕业后每年至少有一次以辅导组为名的聚会,气氛之热烈常常令教授们有种职业上的成就感。直至指导教授过世,追悼会站立两旁的也大都是历届毕业的辅导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