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日本研究小组成功地直接观察到锂离子充电电池中的锂原子

日本精细陶瓷中心(JFCC)纳米构造研究所、丰田、东京大学及东北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全球首次成功地直接观察到了对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特性具有决定性的锂 原子。如果能够由此揭开在锂离子充电电池领域尚未明确的锂离子传导机制以及电池老化机理,便有望在电池材料的开发上实现较大的突破。

http://news.kantsuu.com/UploadFiles/201006/20100602173200910.jpg

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性能极大地依赖于其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大多使用钴(Co)类材料LiCoO2。但LiCoO2存 在稳定性、寿命及可靠性等问题,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目前业界正在推进通过查明锂离子的运动,实现稳定的锂离子 充电电池的研发。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与锂离子的运动存在密切关系,因此锂离子中的原子实现可视化被公认为关键技术,全球的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相关的可视化研 究。不过,锂的原子序号仅为3,因此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进行直接观察。

2009年,东京大学、JFCC及日本电子开发出了可对 轻元素进行观察的新方法“角度分割环状明视野法”。JFCC、丰田、东京大学及东北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该方法对鉴定层状LiCoO2中 的Li离子发起了挑战。结果,除了Co离子及O2(氧)离子之外,还直接且清楚地观察到了锂离子。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报告书:中日关系总体企稳基本方向并未改变
“2020年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举行线上颁奖仪式
日本首次尝试利用iPS细胞治疗癌症
日本发明培养肝脏祖细胞的新技术
日本超级计算机预测:空气干燥让新冠病毒更易传播
日本研究机构澄清:日本流行毒株仅发生少量碱基变异
日本研究机构宣布成功移植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肝脏细胞
“量产”诺贝尔奖的日本,有何秘诀?
日本发明便携式血液净化装置
日本研究:鱼类与人类和黑猩猩一样喜欢“看脸”
日本研发出高效吸光性材料
日本发现一种特殊寄生虫可用于减肥药研究
日本研究确认iPS细胞“异体移植”安全性
日本古籍不适合做年号出处?日本专家这样解释
日本专家小组称:基因编辑食品安全
日本研究发现小行星“龙宫”含水的证据
日本再生医疗科研成果不断
专家表示中国对日企吸引力增强
日本研究发现曹操墓中出土文物或为最早白瓷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断开后可复原的高分子材料
日本研究结果:地铁PM2.5是路面5倍
日本研究:饮酒和吸烟导致食道癌患病风险上升
日本研究发现沉睡摇蚊耐干旱的秘密
日本研究发现促进肝脏再生的大脑信号机制
日本研究团队调查称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