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济辉煌不再前途黯淡
|
|
|
|
|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
而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真的是因为货币政策的错误吗,或者说80年代货币政策的货物是偶然的吗?答案恐怕不尽如是。要弄清日本经济泡沫的真正形成原因,分析的时点还得再往前推至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的根源,事实上是在70年代形成。当时日本的区域经济格局严重失衡,而1970年代的田中角荣首相的“列岛改造计划”推行不利,没能使这种格局明显改观。严重失衡的区域经济格局,使日本经济增长乏力,而资产泡沫却更易形成。导致经济增长、物价指数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减弱,使货币政策顾此失彼。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了奇迹,很多年份的GDP增长率超过了10%。外贸的贡献是这个奇迹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外贸拉动的经济发展导致日本经济的区域分别极不平衡。企业和劳动力向沿海地区集中,形成了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大都市圈。在这三个大都市圈,工业和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用地紧张,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经历了地价的疯狂上涨,比1980年代后期更甚;而在其他地区,人口严重外流,经济发展滞后。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外贸遭受了国际压力。1971年8月,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受此影响,日本在1971年12月重估日元币值,本币汇率由360日元兑1美元升值为308日元兑1美元;1973年之后实现浮动汇率制。
外贸方面的压力使日本认识到,国内经济需要新的增长点,开发更多国土、促进地区之间更平衡地发展、扩大内需是主要的可行措施。于是,1972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计划”。该计划的要旨是,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方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过度集中于三大都市圈的工业和人口向更广阔的其他地区分散,实现工业和区域经济的重新布局。同时,田中角荣也大力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意义深远,这为日本大量向中国出口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田中角荣的“列岛改造”却没有成功,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计划不能顺利进行。
“列岛改造”导致地价和物价上涨。这个计划引起了土地投机,致使地价大幅上涨。这次是六大都市之外的其他地区领涨。同时,物价上涨压力也非常大,1974年CPI同比上涨23.2%,前后几年的涨幅也都在10%之后。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而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又使能源价格上扬,物价形势变得更为恶劣。
“列岛改造计划”推行不利,日本失衡的区域经济格局没有明显改观。日本没能通过“列岛改造计划”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973年之后便增长乏力。没有新经济增长点的日本经济,就像没有挂上档的汽车,即使日本央行在20世纪80年代注入大量流动性,将油门踩得非常大,也不能使速度明显提升。
正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消费品价格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减弱,使得货币政策顾此失彼。
对中国的启迪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日本泡沫的积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泡沫积累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其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带来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的劳动力大量涌向发达地区,为土地价格泡沫打下了基矗而结构的失衡事实上是之后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在结构失衡的局面下,“愚蠢”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必然的。
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非常复杂,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企业创新的衰竭,国家主权独立性的缺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日本的精神文明发展速度滞后于物质发展速度等都共同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上一页 [1] [2] [3] [4] 尾页
|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上一篇新闻: 日本政府吸引外资欲把公司税率降至25%到30% 下一篇新闻: 日本出光兴产开始英国北海油田商业生产 |
|
|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