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地,是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社会难题。校园欺凌现象在日本尤为突出,已经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全国中小学共发生22.45万起欺凌事件,创历史新高,其中不乏日本青少年因遭受欺凌而自杀的惨剧。 2011年,日本滋贺县大津市一名13岁男生因不堪校园欺凌自杀,引发日本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为防止类似事件频繁发生,日本政府于2013年出台了《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法案实施至今即将迎来4周年的节点,但日本校园欺凌案件频发却丝毫没有改善的势头,反而愈演愈烈。有日本专家指出,《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徒有形式,在有效防止校园欺凌问题上,校方与家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学艺大学教授杉森伸吉认为,日本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在于日本社会集体主义式自我防范的文化,而欺凌问题在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就相对缓和一些。日本人为避免不被其他人讨厌,具有强烈的自我批评及改进意识,倾向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与周遭同伴保持步调一致。无法融入集体的人常被视为“弱者”“异类”,这些人甚至转校生都可能成为被欺凌对象,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着手机在日本小学生中越来越普及,网络欺凌数量也逐渐攀升。2016年,日本全国小学范围内发生的网络欺凌事件多达2072起。针对校园欺凌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容易脱离学校与家长视线的网络欺凌屡禁不止的情况,日本各界正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应对。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从2018年起,日本奈良市的帝塚山小学将作为试验点,引进一款软件来防止校园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该软件由美国新泽西州一家IT企业研发,网络欺凌的受害人或目击者,可通过该款软件将信息或照片把欺凌状况反映给所在学校。该软件目前在全球拥有约300万名用户。该校校长池田节称,早期发现欺凌的征兆很重要。由于软件是匿名举报,希望目睹欺凌事件的孩子不要做旁观者,切实行动起来。 除此之外,认知网络欺凌的讲座也在日本各地相继召开。去年,由京都当地政府、学校、警察等多方参与的“京都府校园欺凌问题对策联络会议”主办了一场关于防止网络欺凌的讲座,约有260名教师及家长到场学习。专门从事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的佛教大学教授原清治在该讲座中指出,大部分高中生的家长都没有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做出规范。若家长能制定亲子之间相互约束的手机使用准则,对孩子避免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或加害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记者 贾文婷) |
日本,校园欺凌难治愈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去年有5801名大专院校学生因疫情退学、休学
日本去年有5801名大专院校学生因疫情退学、休学
日本最新调查:新冠治愈者出现脱发、健忘等后遗症
日本校园霸凌事件数量创新高
日本大学发生新冠病毒群聚感染 62名社团成员确诊
日本拟提高球场观众上限 将进行试验调查对疫情影响
日本文部科学省:全国98%的学校已复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暂不实施9月入学制度
日本多地学校探讨缩短暑假以保证教学时间
日本探讨秋季升学新学制
日本调查:38%的学校已于4月开学进入新学期
日本奥委会副主席治愈新冠肺炎 直言病毒很可怕
日本奧委會副主席治愈新冠肺炎 直言病毒很可怕
日本高考改革测试被吐槽“太难了”
在日本,“90后”男星还要靠作品
日本社会担忧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男子持刀刺死小学生,日本的安全神话正在破灭?
改变招生歧视 调查称日本医学院男女合格率差距缩小
日本将编程列为小学必修课
韩国外交部就有关独岛表述召见日本驻韩大使提出抗议
韩国谴责日本审定通过主张独岛主权的小学教科书
日本大学招生乱象背后原因:安倍设定目标不切实际
外籍在日儿童未上小学或初中?日本政府拟调查人数
“慰安妇”问题再引日韩争执
围绕“慰安妇”问题摩擦不断 韩日关系再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