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央行票委:退出刺激政策时 央行不会遭受长期大额损失) 日本央行委员原田泰周四对日本中部岐阜的商界领袖表示,日本央行在退出超量宽松货币政策时,不会遭受长期的大额损失,当然短期损失难以避免。 他表示,收紧量宽政策的手段不外乎两种,即出售长期日本国债持仓或上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不过央行尚未决定是否打出一套加息和放弃资产购买同时进行的组合拳。 目前日本央行执行的是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QE,外加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控制,即将短期国债维持在负利率-0.1%,而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左右。如果提高支付给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将令日本央行在接受长期国债低利息的同时却要支付高利息,自然会录得亏损。 此外, SMBC Friend Securities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ari Iwashita认为,日本央行退出量宽政策势必引发市场抛售长期日债,由于各国央行盈亏的核心在于资产负债净息差以及资产增减值,将令日本央行的财务健康陷入危机,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 原田泰也在演讲中援引了部分质疑的声音,例如央行亏损将打压市场对日元的信心,在日元急跌的背景下将触发超高通胀。不过他认为央行自身的损益不会打压日元实际购买力,而且资不抵债只会是暂时现象。 在长期而言,当通胀率达到2%的设定目标并触发收窄量宽时,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随之上扬。而央行可以用现金和几乎没有成本的活期账户存款购买未来较高收益的公债,所以日本央行在长期将永远获利。 日本央行退出量宽政策未定 但信号是通胀达到2% 尽管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5月10日出席众院财务金融委员会会议时,曾表示今后将探讨结束现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蓝图。但票委原田泰表示,目前很难决定退出刺激政策的节奏,因为一切都取决于价格增长的势头。唯一明确的原则是:当日本通胀率接近2%目标时,日本央行将退出刺激政策。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日本核心CPI(除生鲜食品)连续四个月增长,并在4月创下2015年4月以来新高。而备受原田泰青睐的进一步去除能源后的核心CPI也止住了下滑态势,在4月重新回升至0.0%。 日本一季度GDP年化季环比增长2.2%,为一年最高,并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经济扩张,是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长复苏周期。日本央行在4月发布的季度经济与物价展望中称,2%的通胀目标预计将在2018财年达成。 原田泰认为,物价上涨既是日本央行超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也受到日本失业率进一步降至2.8%的助益。随着劳动力市场趋紧,薪资增幅将提升,也会加快物价涨势。不过鉴于目前核心通胀率依旧低迷,央行应保持较为宽松的政策口径,即每年增持国债80万亿美元(约合7210亿美元)。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樱井真也曾表示,如果达到物价目标的时间比4月日本央行季度报告预期的有所延迟,则日本央行需要考虑额外措施,即再扩大量宽幅度。 日本央行公债利息在五年来首降 引发担忧 不过上周公布的日本央行截止到今年3月的2016财年报告引发市场担忧。尽管央行本身实现年度盈余5066亿日元,同比增长了956亿日元。但利息降至0.301%,导致占央行收益大半的国债利息在五年来首次录得减收,降至1.2万亿日元(108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减少1000亿日元。 为了防备未来加息后向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费用增加,日本央行在2016财年的准备金为4615亿日元,比上一财年新增114亿日元。截至发稿,美元兑日元上涨0.4%,至111.31,从周三110.54的三周低位反弹。
|
日本央行票委:退出刺激政策时 央行不会遭受长期大额损失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政府将商讨针对非正式女员工等弱势群体的支援政策
中国が外資安定の新政策発表 デジタル経済の持続的開放推進へ
日本1月核心CPI继续同比下跌
日本1月核心CPI继续同比下跌
民众狂存钱 日本要打新冠持久战
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共同社:七成以上日本大企业认为日本经济今年复苏缓慢
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上调经济增长预期
2020年全国税関の減税額、2600億元以上に
日本财政状况“极为严峻” 货币政策“局限”凸显
拜登上台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日本去年核心CPI下跌0.2%
日本2020财年经济预计萎缩5.6%
日本将推出960亿美元基金,支持大学研究|海外政策
七成以上日本大企业认为日本经济今年复苏缓慢
顾忌伤经济,日本计划撤回全面禁止外国人入境的政策
2020年経済成長率は2%前後 中国経済は回復に自信
七成以上日本大企业认为日本经济今年复苏缓慢
日媒调查终于发现,日本恢复经济要靠中国,美国企业也不能例外
疫情遏制消费 日本家庭现金和存款额创新高
日本央行宣布延长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
日本11月核心CPI创10年来最大降幅
“夫妻不同姓”表述被删,日本女性政策新五年计划现倒退
日本华人回国政策有大变化!落地后隔离时间,就要改成21天了
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 东京股市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