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该大学与多家日本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利用包含各类波长中子射线的“白色”中子束(所谓“白色”的比喻,是因为白色可见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波所构成)开发出新型全息显微镜,可用于在原子水平对半导体、传感器等高性能材料中添加的微量轻元素进行精密结构分析。其中子束来自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大强度质子加速器”(J-PARC)。这项成果的突破点在于: 一是能够分析微量轻元素掺杂物。以往采用的X射线及电子束,对于氢、锂、氧等轻元素的敏感度很低,无法用于成像。而上述轻元素在今后开发新能源材料时,将有重要用途。 二是对破解功能性材料的作用机理具有重大意义。在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功对萤石结晶中掺入稀土元素铕(Eu)的情况进行了验证,通过超精密成像,对稀土元素周边的特殊结构成功进行了解析。萤石是放射线传感器中的核心材料。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这种结构进行解析,这一技术将有望大幅度提高放射线传感器的性能。 此外,由于利用这种“白色”中子射线对掺杂物进行研究时,只需进行一次拍照即可对100种波长形成全息图,从而极大地缩短了研究周期。今后,通过对各类功能材料调整掺杂物成份,进行成像分析,将可能带来众多其它材料性能的重大突破。 参加这一工作的有熊本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茨城大学、广岛市立大学、高辉度光科学研究中心等九个单位的研究人员。 |
日本团队利用中子射线开发全息成像技术成功获得轻元素的超精密原子三维图像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中日合作团队在西藏实验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宇宙伽玛射线
日本成田机场丢失一含放射性物质的安检零部件
看到的宇宙 x射线愿景:日本新Hitomi太空望远镜
日本X射线卫星故障解体原因软件程序失误导致
《新哥斯拉》日本上映票房破80亿日元
《新哥斯拉》日本上映 票房破80亿日元
日本推出新型成像系统 实现大脑神经活动可视化
早前发射失败 日本拟耗巨资发射新卫星代替“瞳”
日本“程序猿”代码写反 19亿的卫星说没就没了
写反一行代码...日本人就这么把他们19亿的太空望远镜给玩死了.
日本失联卫星或毁在基础设计的软件错误
软件错误毁掉了日本 X 射线天文卫星
软件崩溃葬送了日本这台18亿的卫星
日本一颗18亿卫星坠毁:与中国差距可见一斑
底层软件BUG葬送了日本这台价值18亿的天文卫星
日本宣布放弃X射线天文卫星“瞳”
日本实现X射线纳米束聚光控制
日本实现X射线纳米束聚光控制
解体的日本卫星“瞳”究竟发生了什么
日本X射线天文卫星被认为已经分解
日本之“瞳”或因空间碎片撞击失联
刚发射1月,日本太空望远镜失去联系
日本天文卫星“瞳”断续失联 或因能源故障
日本上月发射的X射线天文卫星信号中断
日本天文卫星“瞳”将从夏季开始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