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在发布会上发言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李彤)当前,更多人选定的出国旅游地,是因为喜爱的一部电影或一首音乐;自己动手磨咖啡豆,是为了感受制作时的参与度和满足感;在奶茶店门前排起长队,不再因为产品的稀缺而是对味道的偏爱……“文化消费”除了获取实利外,更倾向于得到精神需求。
近年来,“文化消费”范围已经逐渐从音乐、戏剧、绘画等文艺领域,扩展到了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时尚、运动、影视、动漫等生活领域,相关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的背后推动因素,是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物质日益富裕,开始追求内在富有的新中产群体。
日前,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发布的“生活者动察” 2017 年度研究报告显示,比起以往消费者追求“高效”、“省力”、“大众”的整体倾向,当前更看重通过看似“徒劳”、“费力”和“自我”来获取精神满足。
“以往的求‘量’消费意在充‘裕’,而当前文化消费是为了拓展感性和知性,继而生‘余’。‘裕’讲的是可见于表的事物,而‘余’更重视不可见的内心世界。”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认为,蕴藏在新中产群体内的精神渴望,是驱动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要素。
为了更好把握“文化消费”的心里变化,报告将消费者的新意向归纳为日常质感意向(生活品质意识)、涵养提升意向(自我成长意识)、兴趣技能意向(差异化意识)、临场共创意向(参与意识)、慢意向(充足感)、熟意向(价值判断基准)、新中式意向(设计与审美意识)。这些意向背后的共同属性是发挥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进一步追求自我。
专家表示,从1979年到2016年我国GDP增长182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77倍。在此基础上,消费市场呈现主体多元、信息碎片、随机消费、瞬息万变的态势。无论是对消费市场还是消费者,“精致”、“走心”的消费初见端倪。
“除了经济水平提升外,全球化信息的快速传播、文化强国政策的助推,也是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实现对‘余乐’的拥有、创造和享受。”他说,对商家而言,营造“慢下来”的空间创造悠闲感,增加“仪式感”获取不同寻常的内心感受,能够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