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邢晓婧】据《日本经济新闻》27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在提及计划实施至5月6日的紧急事态宣言时称“何时解除宣言需要在听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他强调“现在正处于能否早日控制住疫情的重要时期,需要国民进一步努力协作”。日本医疗管理研究所理事长上昌广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访时称,目前日本所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比想象中更为严峻,5月6日如期解除紧急事态宣言“非常困难”。他还说,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线医疗等先进技术令其“印象深刻”。
日本医疗管理研究所理事长上昌广。(资料图)
如期解除紧急事态宣言“非常困难”
据日本NHK电视台27日报道,东京当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9人,连续两日新增确诊低于100人。这是否意味着紧急事态宣言正在发挥作用?上昌广在回答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专家都不掌握日本疫情的真实情况,考虑到日本核酸检测总量有所减少,难以判断东京确诊患者的数量是“真的少了”还是“看起来少了”,因此也无法衡量紧急事态宣言产生的效果。
上昌广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日本扩散,并没有被控制住的迹象。若是确诊患者人数未能呈现减少趋势,则难以如期解除紧急事态宣言。可长此以往破产企业将越来越多,日本经济将难以支撑,恐怕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缓和防疫措施。
在采访中,上昌广指出日本疫情迟迟难以控制的关键所在——日本政府缺乏应对传染病的相关经验。日本作为岛国,四面环海,从气候和地理位置来看不易传染病扩散。此外,不同于中国从“非典”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日本此前只经历过痢疾等潜伏期很短的传染病。此次面对的新冠肺炎潜伏期长达两周,同时伴有“无症状”患者,传染范围在不经意间扩大,这让首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日本感到为难。
“实际上,在处理这种问题上有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上昌广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第一,像中国武汉一样‘封城’;第二,重点防治医院和养老机构的疫情扩散”。上昌广解释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武汉采取的“封城”措施切实有效,这是一个成功案例。但是中国经济“正年轻”“有活力”,可以经受住“封城”带来的长达两个多月的经济考验,日本作为一个“老龄化”国家,经济上承受不住。
对日本来说,第二种方案更为可行。从目前数据来看,日本年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死亡率较低,因此可以将防治重点转向医院和养老机构,堵住这方面漏洞,其他经济活动还能正常开展。上昌广指出,医院和养老机构中的患者本身伴有其他疾病,或是年事已高抵抗力弱,有可能出现大量死者引发舆论批评,日本政府可能顾虑于此迟迟未能采取行动。紧急事态宣言并非以上两种方案之中的任何一种,其效果如何还要打上问号。
明年东京奥运会或仍需延期
日本长野保健医疗大学特任教授北村义浩26日在TBS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表示,延期至明年夏季的东京奥运会如期举办的可能性为“0%”。上昌广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想要疫情在明年夏季之前结束,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困难。东京奥运会能否召开并非日本可以决定,必须看全球疫情的控制情况。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疫情有望在2022年得到好转,我也认为差不多需要花费1至2年的时间”。
日本《每日新闻》27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将日本全国的医疗机构推入“崩溃的漩涡”,地方医院尤为苦不堪言。在上昌广看来,日本的医疗体系已经开始崩溃,何时恢复还是未知数。他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所谓“医疗体系崩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院因接诊患者数量减少陷入经营困难。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70至80岁群体的就医频率最高。疫情当前,该群体为降低感染风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很多私人经营的医院接诊患者数量减少约50%,难以维持生计。第二,现阶段日本大型医院以接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主,有限的医疗资源导致其他疾病的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
中国“有元气”,科技领先
安倍政权因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饱受指摘,而发展经济作为安倍任期内的一大重要课题也因进展缓慢招致批评。上昌广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称,“日本经济一旦出了问题,自杀身亡的人数可能不少于死于新冠肺炎的患者数量。国家经济与国民生命息息相关,安倍显然没能在抗击疫情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给其政权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次中国的抗疫表现让上昌广印象颇为深刻。他说,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有元气”,特别是人工智能、在线医疗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疫苗和特效药的临床试验以及对于生物遗传因子等领域的研究也在取得进展。中国“愿意去做”“去尝试”,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种种努力让中国逐渐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这些毫无疑问在抗疫过程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日本“真的老了”,技术发展速度放缓,精神方面变得保守,有很多地方可以向中国学习。
疫情发生以来,中日两国书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友好佳话。上昌广透露称,除了政府间的物资互助之外,中日民间层面的互动更为频繁。他经常在微信上和中国的医生、学者们交换意见,中国率先掌握了关于新冠病毒的信息及应对经验,每次交流总能迸发出新的想法。他表示,期待两国之间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共同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