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科学省22日公布“小学生存在问题现状”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公立小学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总计1890起,是1997年实施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学校、家长和日本社会对校园问题儿童的增加忧心忡忡。
暴力频发
调查报告中,文部科学省详细记载了多起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实例。
比如,某小学一教室内连日陷入混乱状况,日常授课根本无法进行。当校方特派几位男老师冲进教室“平乱”时,一些儿童拿出刀片,抢过同桌的铅笔麻利地削起来,意在威胁老师们,他们手中的刀片足够锋利。
千叶县一小学某四年级班课间休息时,学生之间发生口角,随后大动干戈,铅笔、课本,满教室乱飞,抓到什么就扔什么,连椅子都飞舞起来。50多岁的女班主任手足无措,最后由学校专门安排应对学生暴力行为的“防暴”男老师出马,才制止打斗学生。
某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因与朋友意见不合,心情烦躁,课间休息时砸破教室玻璃。
一位礼仪老师指导一五年级小学生如何问好时,被教导的学生口出脏话,甚而动手打老师。
根据调查报告中的统计数字,2004年,日本全国23160所公立小学中,665所存在学生暴力事件,总数达1890起,比去年调查数字增加290起,为1997年调查实施以来的历史新高。
其中,针对老师的暴力事件增加32.8%,共336起;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增至992起;毁坏公物的行为544起。
原因解析
在分析孩子们如此容易有暴力倾向的原因时,日本《每日新闻》援引一些教育人士的观点说,日本家庭育子数目减少,加之学业压力增加,造成儿童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些年轻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也是导致“问题儿童”大量产生的原因之一。
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则给出另外一种解释。尾木认为,这是一周五天的“宽松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课时减少导致学校采用更多填鸭式教学,增加了孩子学习压力,一有不顺心就容易对老师发作。
目前日本小学普遍采取“班主任制”,班主任一人要盯住所有孩子的行为举止,而负责各科目的授课老师则不直接承担看管孩子的责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因此建议学校做出调整,举全校之力来教导问题儿童,树立“问题儿童,人人有责”的意识。
北京青年报 2005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