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倍经济学”风险因素需关注(钟声)
总体看,实施了一年多的“安倍经济学”在“固本强根”上作为有限,在“饮鸩止渴”上不遗余力,而经济风险正不断积聚
“安倍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无论是刺激政策还是结构改革都不是新东西。安倍的前任曾尝试过,但都失败了。安倍将前人的失败归于“力度不够”,但他一年多的“变本加厉”之举效果依然不理想,国内外对“安倍经济学”的失望情绪都在增长,认为日本经济前途未卜的意见增多。
2013年日本经济冲高回落,四个季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3.6%、1.1%、1.0%,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8%,跌至安倍上台后的最低速度,创下了18个月以来与市场预期的最大差距,这引起外界一片质疑。
“安倍经济学”陷入困境可以用两句话来解释:一是刺激政策“药不对症”,二是结构改革步履迟缓。
刺激对健康但麻木的肌体是有效的,但日本并非是这种情况。从内部看,日本兴业环境恶化。日本生产效率下降,消费萎缩,储蓄减少,企业投资欲望降低,制造业持续向海外转移。从外部看,日本传统市场受到各方挤压和制约。在全球生产领域中,中低端已被新兴市场国家占据,高端则受到美、欧、韩挤压。由于成品生产线大量外迁,日本高端产品,尤其是核心设备和零部件出口还受中国等成品制造大国需求的制约。
这一切都表明日本“病”是“体质”和机制方面出了问题,是竞争力的问题,不是刺激政策能解决的。
日本经济回归上升通道需要改革创新,安倍的第三支箭虽然对准了症结,抛出增加妇女就业、开办特区、支持电子商务等措施,但是一年多来,安倍“要像钻头一样钻掉既得利益者外壳,扫除日本经济增长障碍”的目标并没有什么进展,有点力度的改革措施几乎无一例外遭受国内重重阻力而搁浅。况且,日本也缺少经济改革的决心。
总体看,实施了一年多的“安倍经济学”在“固本强根”上作为有限,在“饮鸩止渴”上不遗余力,而经济风险正不断积聚。截至2013年底,日本债务总额已超过1000万亿日元,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240%,这已两倍于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时的水平。去年日本经常项目连续3年创历史新低,最后一个季度还首次出现赤字。今年4月起,安倍政权把消费税上调3%,势将进一步制约内需。
安倍内阁摆出了一副“将刺激进行到底”的姿态,但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日本经济增长受挫,投资者就会对安倍解决债务失去信心,进而引爆债务危机,这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