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月10日电 除了铁、镍元素之外,还有一种神秘元素是构成地核内核的“主力军”。对于这一“缺失元素”的真实身份,科学家数十年来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日前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揭开了“缺失元素”的神秘面纱。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9日报道,通过重构地核内核的高温高压环境,日本科学家相信内核的第三大主要构成元素最有可能是硅。这一研究发现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其中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地核有外核和内核之分,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存在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元素组成,但一直无法确定第三大构成元素究竟为何物。
由于内核位于地球的最深处,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研究。于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谷英二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内核的构成。他们发现,铁和镍的质量分别占到整个内核质量的85%和10%。为了确定剩余5%的元素构成,他们将硅元素混入铁镍合金,然后把这块新的混合物体置入内核所处的高温高压环境之下,他们检测到地震波穿过这块混合物体时的数据变化情况与穿过内核时相吻合,由此推测硅元素最有可能是构成地核的第三大元素。
不过,大谷英二教授表示,还需要做更多研究以确定硅元素的存在,同时也不排除内核中可能还有其他元素。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西蒙·雷德芬表示,日本科研团队进行的实验难度系数很高,结果“令人振奋”,因为日方的研究发现“能够打开一扇窗户,让人得以窥见45亿年前地核刚刚形成后是什么样子”。
但雷蒙芬教授也指出,最近有科学家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氧气可能对内核非常重要。他说,了解内核的元素构成还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形成时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