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王林:日本的学校是怎么教绘本课的

作者:佚名  来源:绘本大家   更新:2017-6-19 13:48:53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王林谈阅读与写作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绘本教学逐渐兴起之时,日本的绘本教学课堂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路。王林老师记录的这节日本的绘本教学课,让我们能管窥日本绘本课堂的教法和亮点。


几年前,我曾在日本广岛大学附属小学听了一节绘本阅读课,上课的老师是立石泰之先生。这节绘本课是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来教学的。



立石老师选用的课文,是根据一本图画书《奇怪的狼哥》(内田麟太郎/文、降矢奈奈/图,清华大学出版引进出版),该书为“狼和狐狸好友养成记”丛书中的一册,授课学生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奇怪的狼哥》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狐狸和狼是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玩。


有一天,狼在森林里发现一只受伤的熊,就悄悄地照顾熊。


作为“森林里最凶狠动物”狼,却担心别人说他对动物太“体贴”,不敢对好朋友狐狸说实话。


后来狐狸发现了狼的秘密,却也假装不知道。


这篇课文预计上15个课时,总的“教学目标”是:


总结语言和文章,结合上下文意思选择合适的发音,并朗读;


根据词语和段落描写的场面来理解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通过交流来重新总结自己的观点。


立石老师上的这节课是第5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从文章的语言和段落来理解,因为要照看受伤的熊,狼在中途取消了与狐狸的散步时,狼对狐狸的歉意之情”。



在前几个课时,教师没有让学生读完全文,只读到了狼在森林里帮助了受伤的熊却并没有告诉好朋友狐狸这个部分,教师让学生猜想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并安排学生在课后以不同动物的视角写一篇日记。立石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由于中日两国在语言方式、课文特点、课程安排、教师素养、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只通过一节课很难与中国的语文课进行对比。但同样是母语学习,就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而言,有其共通之处。从立石老师的这节课中,至少可以有如下启示:


1.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阅读


本节课所选用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有趣又曲折的故事。文章有10页,折算成汉字大概也有1200字左右。


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一般觉得不可能让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么长的文章,所以,我们常常把长文章进行压缩和修剪。


事实上,长度并不是衡量一篇课文难度的唯一标准。一篇课文是否适合学生阅读,还要考虑生字量、句子的长度、主题的难度、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度等多方面因素。


这篇文章由于活泼有趣,展现的狼和狐狸的形象又不同于传统的形象,自然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兴趣驱动下的阅读,长度并不是特别重要。


这篇课文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学生在生活中就要像这样进行整篇故事的阅读,所习得的能力也能够运用在生活的阅读中。


相反,可以进行压缩和修剪的文章,由于去掉了很多描写和故事线索,反而让阅读变得困难。


由于课文提供的是一种非情景化的文本,学生走出教室,大概很难在生活中读到课文风格的文章,阅读能力也很难进行迁移。



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近十年来阅读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国际儿童阅读素养测试(PIRLS)也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带得走的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指的是一个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去理解文章的意义,并能不断思考、寻找、探索文章与他们自己、社会或整个世界所产生的意义。


在这节课中,立石老师至少运用了以下两种阅读策略。


第一,预测


在前几课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通读全文,只发下了第一场途中为止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


第二,推论


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狼和狐狸的相互理解上。“森林中最残暴的动物”狼救下了熊,担心被大家笑话,只好每天都对好朋友狐狸撒谎,而狐狸在偶然中发现真相时,也没有“揭穿”,体现了狼和狐狸的相互体谅之情。



不过,这些信息在文章中没有提只字片语,但作为一位成熟的阅读者,应该能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这就要运用到“推论”这一策略。


很多教学工作者认为,二年级的学生还无法进行回应文本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但这节课给了我们启示:不是不可以教,而是如何教。


3.运用讨论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澄清观念


在这节课中,立石老师运用比较多的是讨论教学,即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可以看到学生动静有序,特别是倾听的专心程度,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属难得。


我们的阅读课堂中不乏提问和讨论,但往往感觉讨论不够深入,不够丰富,究其原因是缺乏有价值的问题。


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问不应该只在“事实性问题”上纠缠,而应该多提“分析性的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在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提太多琐碎的问题让学生不停的回答,而是提出了三个比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为什么狼不让狐狸知道救熊这件事情?”


“狼是残暴的,为什么还要顾及到狐狸的心情?”


“为什么狼要去救熊?”


这三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提供了讨论的方向。看上去教学节奏比较慢,但学生得到了表达的空间。


4.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


课文中狼和狐狸的形象,颠覆了传统对狼和狐狸的刻板印象:


凶恶的狼变成了爱心动物,照顾其他受伤的动物


狡猾的狐狸变得体贴、善解人意


教师选取这篇课文,就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能力,避免对动物(也对人或事)形成偏见。


对这篇课文,二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是,为什么狼做了好事、善事,却要瞒着好朋友?


教师预估到了这一难点,在本课时的第二个部分,用了不少时间来展开。例如:


“将狼是否对狐狸产生歉意作为重点,在课本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并用线标出”


“说出找到的词语,并解释其依据”


这些要求都是在引导学生的思维,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5.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日记回应文本


在本课时上课前,立石老师先布置学生以狼或狐狸的身份写一篇日记,日记内容要记录救熊的事件和心情。


这一设计好在既让学生得到了习作的机会,又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做好了铺垫。


由课文内容发展出来的写作,往往比布置一个习作题目的写作更容易,因为它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问题,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表达上。


课堂上,日本学生的日记或长或短,但都很乐于起来念自己的“角色日记”,也可见学生对这种形式的“练笔”很喜欢。


以上是对一节日本语文课的简单记录和粗浅思考。短短一节课,很难说明太多问题,但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


在全球化的变革时代,如何 “以让学生既懂又会”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懂”是理解,“会”是运用,这是学生在母语学习中的两大任务,不同国家的语文教师虽然各种情况不同,这两大任务却是都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作者:王 林


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专家,曾参加人教版教材和新加坡华文教材的编写。


译有《神奇飞书》《海马先生》《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等几十种。


著有《儿童文学教程》《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主编有《作家和你谈课文》《童书玩转语文课堂》等。


王林博士将于6月25日—26日与余治莹老师在京举办“绘本阅读写作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坊”,有意报名可联系咨询常老师:微信号derek_5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松隆子决定出演岩井俊二原作动

    日本永旺梦乐城推出机器人待客

    日本女团「Miniature Garden将

    一起战斗吧!日本电影《北斗神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