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名为“中国之镜”的展出近日在日本国立博物馆举行,展览包括其馆藏的战国、前汉、后汉、三国、西晋的中国十八面铜镜。中国的青铜镜铸造始于公元前17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飞跃,成为中国铜镜广为流行时期。
铜镜数量猛增,见于著录的达千面以上,按主题纹饰分类,多达40多种,表现手法丰富,加上地纹的出现,突出主题纹饰,使镜背图案呈现出主纹和地纹和谐结合。此次展出的羽状文地山字文镜就属于这一时期代表。展品中的一面三国时期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对置式神兽镜为此次展览的主推。镜上铭曰:“黄初四年五月壬申朔十四日乙未,会稽师鲍作明镜……”有研究认为,它与中国的鄂州博物馆所藏和日本东京五岛美术馆所藏另两面铜镜为“同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