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带病上岗,实令世界“不安倍增”!七国集团调控世界经济,40年风雨兼程,正反经验丰富,足可当大医生了,而今改变一下零和博弈思维及反萧条的习惯路径又如何?
成立于1976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今年恰值40周岁。继2008年在日本办会8年之后,今年5月26-27日又移师日本三重县举行。峰会吃的是形势饭,即针对每年国际形势的热点问题运筹应对。本次峰会将涉及经济、反恐、难民等热点。从日本在七国外长广岛会议上的挑唆言行看,此番免不了还将鼓动美欧置喙南海等涉华问题。
从1976年至2008年,在石油危机、美元危机、国际收支失衡及金融海啸等威胁世界发展前景的时空背景之下,G7、G8、G20各个平台峰会以“G+成员国数”定位,其外延在不断变化。成员国数量的加减,折射出国际格局变动、经济板块移位、新兴力量崛起,东西南北博弈及地缘战略角逐加剧。
亦缘于此,G7这一主要运作国际金融、经济的西方名牌峰会,逐渐轻量、矮小、空心甚或清谈、沙龙化。正所谓“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其地位与影响远非40年前可比。除实力下降外,国际局势的白云苍狗之变,致使成员国承受不起国际协调须付的高成本,亦成为主因之一。
时至今日,西方七国峰会更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上世纪80年代中期,G7通过利率、汇率等货币工具调控世界经济,确曾有过成效。而今,G20的地缘空间更大、视角更宽,开放性更强、代表性更广。从长期趋势看,几个西方大国调控世界经济的状况或将淡出国际舞台。
今年,又轮到日本办会,为把G7开成一个展现西方领导力的团结、出彩的大会,并在峰会宣言写入利于日本国家发展的内容,安倍政权或不遗余力,以西方一员自居、推进美欧日联手,贬低“金砖”国家成色、渲染中国威胁、唱衰中国经济、挑拨中邻、中欧乃至中美关系。
不得不说,现阶段日本的国家战略及对华外交主线决定了办会主旨。在安全领域,或鼓动西方对朝核与中国“强势进入海洋”问题发出“一致声音”;在贸易领域,抑或推动欧美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采取“一致对策”;在经济增长领域,欲拉中国垫背,将大宗商品价格低跌、全球性持久通缩及钢铁过剩归咎中国。
为此,日本安倍等政要密集出访,游说美欧亚部分国家附和造势。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扬言,“基于G7广岛外长会议的成果,确认航行自由和法治原则很重要”,影射中国维护南海主权政策。安倍访欧期间,更是将乌克兰问题与南海问题挂钩,以价值观划线,怂恿参会欧洲国家指责中国。
在伊势志摩办会,日本占据地利与人和的主场优势。作为东道国,理应发挥重要及正面作用,以其经济体量、财金政策牵引本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遗憾的是,安倍政权眼里只有分歧,内心放大不同,行为放大对立,这只会加剧误解、造成冲突。
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日本经济复苏多次受挫,今年首季开局的景气形势令人不敢恭维:日元兑美元汇率的飙升、股市跌跌不休、利率由零转负、企业设备投资及个人消费徘徊止升,通货紧缩涛声依旧。总之,日本经济看不到隧道尽头,“失去30年”几成定局。
“日本病”潜伏期隐、发病期长,与“荷兰病”、“英国病”病因相似,病理相同。美国认为日本经济病根在于改革滞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直率地指出,“日本需要将目光转向内需而非外需”,并强烈敦促安倍政权改变日元贬值政策,避免引发国际货币战争。
东道国“带病上岗”,且极易传染,如何预防、何以脱困?实令世界“不安倍增”!七国集团调控世界经济,40年风雨兼程,正反经验丰富,足可当大医生了,而今改变一下零和博弈思维及反萧条的习惯路径又如何?
(本文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栏目主编:杨立群。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