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后续:市政新思维
如果从杉并区垃圾处理厂选址得到确认的1966年算起,到1974年都政府与反对派市民达成共识为止,东京“垃圾战争”一共持续了8年时间。在这期间,东京都政府、杉并区和江东区的政府及居民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图影响市政建设。而最终,由于都政府的强势姿态,以及公众对杉并区反对派居民“反正别在我后院”(英语中的NIMBY,Not in My Backyard)态度越来越反感,问题才得到解决。
而“垃圾战争”对后续东京市政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作为反对且最终失败的一方,杉并区区民们利用起这次机会,把动员和市民参与进行了制度化。在与东京都政府达成协议后,杉并区民成立了专门的公民组织,来监督工场的建设。在他们的要求之下,处理厂不仅修改了设计方案,还修建了一条专门用于垃圾运送的道路,把对垃圾对住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处理厂还帮助建立了高井户区民中心等一系列公共机构,从而把处理厂运营的收益最大程度地反馈给当地住民。
而战争的胜利者——东京都政府,也意识到市政改革的重要性,特别是垃圾处理机制改革。
在抗争中,杉并区民很大的一点不满在于,认为自己的区政府没能很好地代表自己的意见。在东京都政府对垃圾处理“大一统”的情况下,各区居民容易产生自己利益被牺牲的担忧,这并不难理解。
而垃圾处理制度终于在2000年的都区制度大改革时得到调整。在新的体系下,东京都中心23区的垃圾处理工作全部下放到各区独立开展。每个区负责本区居民垃圾的回收和运送工作。而由23区联合成立的垃圾处理合作组织,则通过全东京21个区域处理中心,对可燃垃圾和大型垃圾进行预处理。最终,可燃垃圾的残骸和不可燃垃圾才交付由东京都政府运营的填埋场进行最后的填埋作业。这样的机制不仅保证各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也让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变得更为有效。
(作者系东京大学研究生。王昀编辑,工作邮箱:wangy@thepaper.cn)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