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推迟后,日本东芝公司(TOKYO: 6502 )终于在4月11日发布了2016财年前9个月(2016年4月至12月)的财报。东芝同时发出预警,尽管公司正在研究多项可改善财务状况的对策,但由于要应对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产生的数十亿美元亏损及信用降级等问题,东芝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疑问。 东芝公司于4月11日下午公布的财报显示,2016财年前三季度录得经营性亏损5762.77亿日元(约合52亿美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净亏损5325.12亿日元(约合48.2亿美元),当期期末的股东权益为-2256亿日元(约合-20.45亿元)。 该财报并未获得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准。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Suga Yoshihide)称,“我们希望东芝适时地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有分析称,此举虽避免了财报的第3次延期,但报表可信度未被证实,东芝要维持上市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潜在的退市风险 东芝在财报中称,在实施持续的救急措施之后,除了核能部门之外的几乎其他所有业务部门都出现了增长,尤其是闪存业务盈利性显著提升。但是由于核能部门的巨额商誉减值,财报期内整体营业收入依然为负。 去年12月,东芝首度披露在美核能业务亏损具体状况。东芝称,考虑在2016财政年度财报中就在美核电业务计提1000亿日元损失(约合8.5亿美元),上述亏损额可能进一步扩大。在对西屋电气进行重新估值之后,东芝于今年2月宣布,在美核电业务预计出现约7125亿日元(约合63亿美元)巨亏,前任董事长志贺重范因此引咎辞职。 当地时间3月29日,西屋电气在其官网宣布实施战略重组。公告称,美国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及某些子公司和隶属机构当天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重组公司的主动申请。西屋电气称,公司已从第三方贷款方获得8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debtor-in-possession financing),在重组期间用于资助和保护其核心业务的运营。东芝官网同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上述8亿美元融资中,东芝将提供最高2亿美元作为担保。 普华永道在一份免责声明中称,目前仍在评估东芝公司对美国西屋电气进行减值损失等事宜,尚无法给出结果。 “东芝已经倾尽全力获取审计方的理解,”东芝公司社长纲川智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在无法确定未来能否得到审计认可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添麻烦,故决定以这种极不寻常的方式来发布业绩。” 东芝公司在报告中提出一系列自救措施。报告称,东芝一直在审查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的重组计划,包括通过潜在出售多数股权进行拆分,以消除海外核电业务的风险。为顺利实施全部或多数半导体业务股权的出售,东芝公司决定成立东芝存储公司,接管东芝闪存业务,并已于2017年4月1日生效。此外,东芝公司将尝试实施主要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业务的商业计划,以此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公司也将采取一切措施以获得日本政府的特许经营许可证,维持正常营业。 但报告中也承认,尽管东芝集团正在研究上述对策的细节情况,由于要应对西屋电气产生的数十亿美元亏损以及信用降级等问题,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疑问。 彭博社援引瑞士信贷驻东京分析师Hideyuki Maekawa和Yoshiyasu Takemura的报告称,“东芝可能会恢复偿付能力,这取决于它推进出售东芝芯片业务的进程。我们认为唯一的重大风险依旧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退市风险”。 报道称,东芝公司上月向东京证券交易所提交报告详细阐述改进内部控制的计划。如果该计划被认为不足,东芝将面临退市风险。此外,“审计师的意见声明是我们必须评估和考虑的另外一个项目,”东京证券交易所发言人Miwa Aonuma表示。 “不排除将芯片业务出售给外国企业”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针对东芝芯片业务的出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4月11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东芝有一些有价值的技术,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日本企业管理者协会主席、东芝公司外部董事Yoshimitsu Kobayashi称,“半导体业务 国际分工 是一个选择”,表示他不排除将业务出售给外国企业。 从该国内外竞购者的表现来看,尽管东芝公司(Toshiba)和日本政府希望将其芯片业务出售给国内买家,但目前来看国外买家的态度似乎更为坚决。 4月10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和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均已对东芝的芯片业务提交了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或更高的初步报价。台湾鸿海暗示称,该公司可能最高以3万亿日元(约合27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东芝闪存业务。此外,SK海力士正寻求与日本投资者组团竞购,以克服政治障碍。 上述报价超过此前东芝对该业务的估值。有分析称,若东芝的半导体业务能如预期般以1.5万亿日元(约合134亿美元)以上的价格出售,就能令该公司摆脱资不抵债的状态。受美国核电业务巨亏拖累,曾是日本企业界骄傲的东芝,2016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净利润预计亏损1.01万亿日元,超过日立制作所在2008财年创下的7873亿日元(约合70亿美元)的亏损纪录。 由于芯片业务在未来技术中的战略重要性,日本政府并不掩盖想将其留在国内的意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Suga Yoshihide)表示,闪存芯片业务对于日本的增长战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据日媒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自2016年底开始,派遣高官走访国内企业,探寻援助东芝的可能性。所有企业都表示,“东芝的半导体技术很重要”,但由于每年需要数千亿日元规模的投资等原因,各企业保持慎重态度。 截至目前,国外竞购者的表现似乎更为激进。台湾鸿海的收购战略让人想起该公司收购夏普时的表现,掷出高价迫使夏普管理层与其谈判,最终完成对夏普的收购。 知情人士表示,鸿海收购东芝闪存芯片业务面临严重阻力,原因在于该公司的工厂位于中国,未来可能将闪存芯片业务搬迁至中国。日本方面担心鸿海会将东芝的知识产权交给中国。消息人士透露,鸿海已经与多家公司展开谈判,包括海力士公司。不过所有潜在合作伙伴军均反对把东芝芯片业务搬迁至中国。 今年3月,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就曾表示,“对于(东芝拟出售的)存储器业务将非常认真地进行讨论。”这也是其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对东芝芯片业务的出资意愿。 当时,郭台铭强调了作为东芝强项的最新存储介质“固态硬盘(SSD)”的重要性,同时表示存储器是未来产业的关键。“我们有夏普经验,如果把东芝交给我们,作为东芝的用户、伙伴,我们会协助他们经营,注入资金以及很多元素,让他们产品卖到全球各地,甚至我们会邀请他们来中国盖厂,他们可以把核心技术留在日本。”郭台铭当天对媒体表示。 外界认为,富士康之所以有意涉足收益率较高的存储器领域,是为了加快转变单纯的代工生产模式。东芝管理层在上月表示,该公司将会在今年夏季之前确定闪存业务的买家,并在2018年3月底之前完成交易。 此外,为了尽可能弥补因西屋电气破产重组造成的损失,东芝欲加快出售非核心业务。继把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企业之后,正推进经营重建的东芝已对出售电视业务开始采取行动。预计土耳其大型家电厂商Vestel 和多家中国企业有意参与收购。 (原标题:日本东芝:核电业务巨亏导致公司“可持续经营”存在重大风险) |
日本东芝:核电业务巨亏导致公司“可持续经营”存在重大风险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佐藤健、神木隆之介将离开所属事务所 在新公司开展活动
日本巴士租赁业务遭沉重打击 2月整体收入减少322亿日元
日本企业的人才危机感增强 掀起高薪招聘热潮
日本移动支付系统PayPay和LINE Pay将合并 以巩固领先地位
中国为何能够重振日本家电制造业?
日本移动支付系统PayPay和LINE Pay将合并 以巩固领先地位
日本民间企业向宇宙空间发射超小型人造卫星 开拓光通信新领域
日本民间企业向宇宙空间发射超小型人造卫星 开拓光通信新领域
一家日本味精企业卡住了全世界芯片的脖子?
日本企业在“猫之日”推出6款带尾巴的猫咪印章套
日本民间企业向宇宙空间发射超小型人造卫星 开拓光通信新领域
北京CBDに新たに進出した1.5万社が業務スタート
日本制动器公司被曝造假,涉及多个日系品牌,高管表示不会召回?
日本医疗比中国发达,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国产疫苗?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爆大规模造假,真“躬匠精神”
顾客持续减少 日本大型服装公司“世界时装”将再次关闭450家门店
2020年4至12月 日本松下电器营收及利润均同比下滑
日本药企小林化工被曝长期造假
日本一药厂造假40年被指“8大过”
为应对疫情影响,日本华人企业租用共享办公室现象增多
日本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和光刻机的问题?
日本触媒研发出纸尿裤SAP再生技术
顾客持续减少 日本大型服装公司“世界时装”将再次关闭450家门店
日本一企业宣布终止与缅甸军方旗下公司合作;缅甸国航工作人员罢工
2020年4至12月 日本松下电器营收及利润均同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