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李国庆、袁媛在蓝皮书指出,“社会5.0——超智慧社会”构想被确立为社会政策是2017年日本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动向。这一政策并非政府官员闭门造车提出的空中楼阁式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已经有近20年历史的数字社会构建技术和6年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
“超智慧社会”新概念的提出
“社会5.0—超智慧社会”概念最早是在2016年1月日本内阁府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制定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这一概念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工业4.0”概念出台于2013年,已经广为人知。日本提出的“社会5.0”概念尚未成为全球通用概念,但随着2017年日本政府将其确立为日本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日本国内得以迅速传播和普及。
“超智慧社会”是指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新型社会。其主要特征是,由通信技术和物联技术构成的智能系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支援。在“超智慧社会”中,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高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共享经济等高新技术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技术开发而收集的庞大数据还原于生活,在必要的时间为必要的人提供必要的物品、服务,精准地应对社会中的各种需求,超越年龄、性别、地域、语言等差异,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服务,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都能舒适便捷地生活,从而挑战各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把实现世界领先的“超智慧社会”作为其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主张“超智慧社会”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先导,不仅促进产业发展,还将与健康长寿、移动革命、新一代供应链、舒适型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技术相联系,进而促进社会变革。“超智慧社会”概念的最大亮点,是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相关联,即运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立合理便捷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生活的便捷性,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超智慧社会”发展目标的信息技术基础——数字社会建设
“超智慧社会”的构建理念是运用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日本的数字社会建设为“超智慧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2006年日本总务省推出u-Japan战略是最为核心的数字社会建设政策,旨在建设有线与无线相互补充的泛在网络环境,实现全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够轻松连接互联网的网络通信环境。为保障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数字社会的便捷,政府支援开发特殊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为老年人提供信息通信知识培训等。这一理念也体现了把数字社会建设从信息化层次上升到问题破解的新高度,即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破解少子老龄化、医疗福利、物流交通、能源环境、雇佣劳动、人才教育、治安防灾等社会问题。
“超智慧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基础——智慧城市建设
“超智慧社会”这一揭示日本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实质上是从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新概念,因而具有牢固的实践基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将高新技术运用到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管理之中,从而解决城市面临的环境、能源、生活等各种社会问题,其实践成果尤为值得关注。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政策。2010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新一代能源与社会体系实证计划》,选定京都—大阪—奈良、爱知县丰田市、神奈川县横滨市和北九州市四个地区为智慧城市示范城市。2011年,日本内阁府提出“环境示范城市”和“环境未来城市”构想。“环境示范城市”旨在建设低碳社会,提炼低碳社会形态,形成“未来环境社会”的基础。“环境未来城市”构想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与老龄化等人类共同课题,创新环境、社会、经济三大价值,提出开展先导性项目,实证检验“人人愿居住”“人人有活力”的城市结构。2012年,日本总务省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城市建设与全球化恳谈会报告书》中提出了“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构想”,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解决少子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地球温室化等现代课题,引导经济发展,建设抗灾能力强、有能力解决地区复合性课题、搞活经济创造就业、加强国际社会贡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先行模式”。
日本首个智慧城市“柏之叶校园城市”确立了能源节约、环境共生、城市安全、健康养老、振兴智慧产业等五大课题,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引进高效空调、高能玻璃以及断热材料,解决城市能源问题;建设城市农园,创造亲水空间,促进环境共生;及时提供灾害信息,配置紧急发电设备,提高城市防灾性能,增强城市安全;建立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健康长寿医疗体系;建设创业支持体系,支持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振兴智慧产业。日本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来源于城市所面临的生产、生活、生态问题,是运用高科技手段直面城市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
(参见杨伯江主编:《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8)》第310页—第32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