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五代《寒林重汀图》等名画真迹迹现身日本冈山

作者:佚名  来源:澎湃新闻网   更新:2018-9-3 20:44:2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山水画的意义,就在于画家以真实山水的游历体验为基础,去描绘出一个可游可居的理想世界。即在画作面前有身临其境之感。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正在举办的“身临其境的山水:眺望庐山古今的目光”特展,无不展现了人们对山水画与真山水之间的一系列思考。展览以“庐山的考察写生与古人山水画作品的对照”为线索,进而开始了身临其境、只在此山中的意境体验。届时,包括(传)董源的《寒林重汀图》、(传)李成的《乔松平远图》、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卷》等重量级作品都在展览之列。


8月31日,“身临其境的山水:眺望庐山古今的目光”特展在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开幕。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局部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获悉,此次展览是以“庐山”为着眼点,于流传日本各地的书画名品中,加入现代画家山部泰司笔下新的风景表现视角,由新的角度来介绍山水画的魅力。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共计展出55件(组)的中国宋元、日本室町时代——明治时期的书画名品,以及现代画家山部泰司的山水画作品。



“身临其境的山水:眺望庐山古今的目光”特展


其中,“山水礼赞”单元,主要介绍宋元时代的山水画名品,及山部泰司从中获取灵感而制作的作品。其中包括(传)董源的《寒林重汀图》、(传)李成的《乔松平远图》、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卷》等重量级作品。“庐山憧憬”单元,呈现以庐山为主题的山水作品,其中系以玉涧《庐山图》为首,共含括中国明清时代以迄日本近世、近代甚至现代的作品。而“绘画的变容——山部泰司的现代山水”单元,则是由山部泰司曾致力投入的现代性表现活动,到使用红色或深青色等有机性单色绘画表现的发展过程中,按年代顺序展示其带有“山水画”共通要素的作品,特别是其在山水画上采用带有崭新视点的手法,相当值得注目。



南宋玉涧《庐山图》,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然而,从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给出的展品清单来看,一些重量级的展品所展出时间有所不同,分为前、后两期展出。即(传)董源的《寒林重汀图》、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卷》、佚名《秋江鱼艇图》、张瑞图的《 太白观瀑图》、江上琼山《滝山水图》的展览时间为8月31日至9月17日;传)李成的《乔松平远图》、(传)夏珪《山水图》、石涛《庐山观瀑图》 则为9月17日至9月30日展出。


在展览中,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以雪舟和浦上玉堂的馆藏为首选,且展示了与冈山县有所渊源之画家的水墨山水画,以及他们所憧憬学习的中国绘画作品。其中,1993年10月入藏的玉涧《庐山图》,可谓馆藏水墨山水画名品的代表,而同为馆藏的雪舟仿玉涧《山水图》(重要文化财产),则是自玉涧习得泼墨技法的作品,足见作品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此外,庐山所在的江西省和冈山县于1992年缔结友好合作关系,25年来始终保持着相互交流。



展览展品介绍


1958年生于冈山县的画家山部泰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多样化艺术表现的“关西新浪潮”,以单色风景画为中心,追求绘画的各种可能性。近年来则凭借与(传)董源《寒林重汀图》之相遇,制作出大尺幅(259×388厘米)的《横断流水图》,继而学习来自(传)李成《乔松平远图》(澄怀堂美术馆藏)的岩石与松等画面的构成元素,以及平远法的构图,从而让人感受到山水与云气的绘画表现上所呈现出的新发展。2016年夏天,他实地访察庐山,于当地获得灵感,又创作出系列作品,并在和雪舟有渊源的宝福寺(冈山县总社市)上展览。2017年5月,他以具备与古典名作相通之魅力的画风而受到好评,并获得了第30回“京都美术文化赏”大奖。在“庐山”此一被日本视为向往之地而不断到访的主题中,作为现代画家加入自身的新诠释,且致力于大型作品之制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展览期间还将同时举办与展览相关的活动。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 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局部


《寒林重汀图》是被董其昌定为五代时南唐画家董源的作品,描绘的是隆冬时节的江南景色。图中山丘静穆横卧,水汀幽深绵延,落尽叶片的树木无言挺立,纤纤芦苇瑟缩于风中,溪上小桥空寂清冷,掩映于荒丘寒树间的屋舍阒无声息,所有景象构成一个萧瑟凄清的无人之境。此图山坡以披麻从坡脚上皴,由密而疏,直至坡面方留空白。又于山坡起伏处加上苔点。图中皴笔以方折增强动势,粗阔劲健,苔点则兼用渴笔、焦墨、乱锋,运笔迅疾。力量劲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和逸趣。在堤岸画法上,作者以长披麻与碎笔乱点结合,为画面带来了节奏感和运动感。汀渚则用长披麻湿笔平拖,具有酣畅浑朴的特点。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局部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局部



五代赵幹《江行初雪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赵幹《江行初雪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这幅现藏日本西宫市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的历史名迹《寒林重汀图》的作者到底是谁,在学术界是一个并没有定论的争论。董其昌认为,此画不仅是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真迹而且还是董源的杰作,并题跋了“魏府收藏董元画天下第一”(董元与董源相通),而这个观点并不为后人所接受。张大千认为,《寒林重汀图》不是董源的作品,而是赵幹的作品——赵幹也是五代南唐的杰出画家,他在后主李煜朝时为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林木、人物,长于构图布局。启功支持张大千的观点,他说张大千“这个论断十分有力,《江行卷》(即赵幹《江行初雪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今有精印本,互相印证,自是有目共睹的。”启功说:“记得五十年前在故宫院长马衡先生家看画,在座的有张大千先生,张先生向我说起《寒林重汀》,以为应是赵幹的笔迹。”所以,现在有些出版物上将《寒林重汀图》的作者标明是董源(传),也有的标明是赵幹(传),并没有定论。



五代卫贤《高士图》 上海博物馆藏


而陈佩秋在《名画说疑》中表示,判定董源与赵幹的绘画风格,是与当时的时代气息有关。即画家在相同时代背景下,有着类似的笔墨观念与习惯。《溪岸图》与赵幹的《江行初雪图》,包括卫贤的《高士图》在内,它们在技法上有着相近的时代气息。因此,陈佩秋赞同《溪岸图》被认定为董源的真迹。由此可知,笔者赞同董其昌的判定,《寒林重汀图》为董源的作品,是因为它和赵幹的《江行初雪图》有在坡石、树木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技法处理。


燕文贵(967-1044),北宋山水画家,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太宗时至汴梁于街头卖画,被画院待诏高益发现并加以举荐,后进入翰林图画院,甚得太宗赏识。作画时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因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于溪山之间,点缀以人物活动,刻画精微。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江山楼观图》描写了江景,气势开阔旷远。卷首写江边丘陵起伏,近处碎石散布,杂树迎风摇曳,远处江水浩瀚。画中溪山重叠,景物繁密,山间山滨布置台榭楼观,笔法细致严谨,是典型的“燕家景致”。


此画款为:“待诏州筠县主簿燕文贵”,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纸本”山水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景物颇符合《圣朝名画评》中“舟如叶,人如发,而墙帆槹橹,指呼奋踊,尽得情状;至于风波浩荡,岛屿相望,蚊蜃杂出,咫尺千里,何其妙也”的叙述。



宋燕文贵《江山楼观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据日本学者岛田英诚的研究所示,这幅作品反映出燕文贵画风的特殊性,在于他巧妙地融合华北和江南山水画的地方性传统。如卷尾处表现高远的主山,使用顿挫转折而断续的用笔来勾勒轮廓线,并且在石面上施以尖细斜砍的短皴来描绘粗砺的岩石肌理,这些手法与同时代的画家范竞相近。另外,本幅图中平远的构图方式,树木和沙洲的形态,注意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以及湿润墨法的运用,却又是属于江南董源画风的系统。


此画的创作年代,美国学者方闻从其空间结构,认为它大约是11世纪初期的作品。画面上的主山结构是以相似形的正面性山块垂直或往两侧重叠累加,块面衔接的立体处理尚未成熟。同样地,在景深的处理,近、中、远三段景观水平地由下往土叠架,其间以烟岚或河水隔开,尚缺乏合理延伸的地平面来表现空间深度,以上这些皆是11世纪山水画的结构特征。 根据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江山楼观图》已经逐渐被公认为燕文贵的真迹作品。此画代表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综合“三远”的构图形式与融会不同地域画风的企图,深刻地影响后来神宗朝的画家郭熙。



(传)李成的《乔松平远图》 日本澄怀堂美术馆藏


而(传)李成的《乔松平远图》表现的是冬日寒冽窠石坡陀上挺然生长着的长松老树,背后映衬平川远山,坡石壮如云头,送针细利,笔墨清润,树根部隐然可见李成款识,而傅申以为款识系后世添写,而且此画与郭熙《早春图》的画法有惊人的相似,加之郭熙为李成的学生,此图鲜明地显示了李成画风本色,应该为郭熙所画。对于李成的传世作品,早在北宋米芾生活的年代就有了“世间无李论”的说法,因而如今李成的绘画真迹是少之又少的。


————————————


延伸阅读


展品清单




(图文部分来源于冈山县美术馆)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在日本出道的中国美女龙梦柔首

    安室奈美惠最后巡回演唱会DVD销

    日本诞生首位女战斗机飞行员 称

    日本2017年度爱情片冠军《念念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