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福岛核电站污水处理报告错误超千处 混淆不同放射性元素浓度记录用意何在?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2018-10-22 17:47:4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7年多过去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还在继续。


据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有关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向日本政府的小委员会汇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经净化后、所含放射性物质测定结果资料,发现有错误的问题,东京电力公司10月18日透露,对当初称约有260处的订正数进行详查,结果发现实际有1276处。


东京电力公司在10月17日的说明中称,共有5处放射性物质种类和输入内容弄错的订正,比如有1处在显示2013年至2018年铯134值的图表中,误用了铯137的值等。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于涛研究员2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京电力公司将铯134的值误用为铯137,不知其是粗心导致还是有其他深层目的。”


于涛解释,铯134是福岛核事故环境监测的特征核素,这与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有关。


所谓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半衰期约为2年的铯134为例,在经历5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强度降为初始值的1/32,这意味着经过10年左右时间,铯134在环境中已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铯137半衰期则长达30年,放射性强度降为原值一半需要30年。换言之,即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了32年,铯137仍可能存在于环境中。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环境中存在的“余威”,外界无法将写入图表的铯137数值与福岛核事故直接关联。


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历史上,先后发生过3次较为严重的核事故。


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不同的是,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北部海岸,濒临太平洋西北区域,故福岛核事故产生的人工放射性物质,首次对海洋生态环境直接产生了污染。


虽然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和铯的总量仅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泄漏量的10%左右,但放射性核素铯和锶半衰期长达约30年、且易被人体吸收。这些人工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经大洋洋流被输运扩散至广阔的太平洋海域,但目前人类尚无有效处置技术,只能通过放射性物质自身衰减和海洋水体的稀释扩散降低污染。这些核素在海洋水体中长期存在,必然改变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对人类的生存安全产生潜在威胁。正因如此,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而且会更加复杂。


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通过持续跟踪监测,早在2013年年底,已监测到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污染物质进入我国管辖海域。


于涛告诉记者,为持续跟踪福岛核泄漏事故对西北太平洋及我国管辖海域的跨界污染影响,实现对海洋放射性污染有效监测预警,依托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专项,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已组织了16个航次,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要素预警监测。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库。”于涛说,这为今后全面预测和评估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 作者: 陈 瑜)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乃木坂46”写真集累计发行31

    都是极端天气惹的祸?日本大批

    《相棒》第17季开播 收视率17%

    户田惠梨香主演新剧《大恋爱~和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