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封面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当你年幼,也一定有过这种经历
孩子的热情总是强大但又短暂的,拥有的玩具很多,喜欢的却没有几个,所以总有很多漂亮的玩具,在稚嫩的掌心中度过了短暂的蜜月期,便被扔在角落里,一生都不再得到青睐。
但每个孩子,也都有一两件心爱之物,是每夜睡梦时的守护神,是成长的知心密友,一旦伤筋动骨,就是一场童年的灾难。
于是日本有家组织做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发起了一个叫做“Second Life Toys”的项目,通过收集废弃的玩具,将它们身上完好的部分,移植到孩子们寄过来求助的、受伤的玩具身上。
两件完全不相干的玩具因此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些不再被玩耍的玩具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重生,也给了每个孩子的心爱之物第二次生命,“让曾经的珍贵住在珍贵里”。
松鼠尾象鼻能不能闻到彩虹的味道?
猩猩臂二熊刚吃过大力水手的菠菜,一脸懵逼
龙翼鱼鳍好像从此有了超能力,颜色也超搭呢
鹿耳独角鲸我的鳍能听到大海的声音
绣花腿大白兔我纹身,但我知道我是好白兔(保持围笑
绿冠公鸡不就是绿帽子吗,我戴了!
……
每件被“治愈”的玩具都带着“捐赠者”的显著特征,更像是一次天马行空的创作,充满了独一无二的美感。
但这其实是组织方耍的一次“小心机”,他们想要通过这样的再创造过程,告诉孩子们“器官捐赠”带给生命的无穷力量。
器官捐赠在全世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亚洲地区,尽管人们知道它能够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却无法摒弃传统思想,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日本每年有1.4万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手术,但仅有300人最终等到了匹配的器官。
于是日本组织发起了“Second Life Toys”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玩具回收再造的过程,给孩子们做一场生动的器官捐赠教育,试图以影响下一代的方式,改变整个社会对于器官捐赠的认知。
每个希望修复自己玩具的孩子,需要将玩具寄往组织,等待捐赠,修复成功后玩具被寄回孩子手中,这时每个孩子都将被要求亲手写一封感谢信,附上新玩具的照片,给玩具捐赠者,双方共同见证一次再生的奇迹。
避而不谈, 不如试图了解
一味排斥, 不如让每个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封面新闻 梁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