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王锐打算从国内引进3-5名陪练,已经找好了三个人,每个人来三个月。他们是现役中国乒乓联赛甲B选手,甲B在超级联赛和甲A之下,等于三级。省队的年轻人,好的往国家队送,不行的直接上大学。愿意来日本的一般只有两种,上大学期间短期过来,或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
今年,王锐把家搬到了东京多摩区一片建成不久的社区里,他说,在日本十三年,半截儿回国的机会不多了
十年前不一样。在MikiHouse这样的企业队,陪练都是国手。但2012奥运会后,大家都不来了。
到了北京,王锐才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不一样了。“太有钱了,满大街的豪车,迈巴赫就在身前呼啸而去”,而即使是在东京都心,大家的车都很普通,差距不会很大。朋友告诉他,江浙一带的乒乓球陪练,假如是国青队的水平,1小时收费已达500元的价位。而正常大学生在南方球馆一年挣一二十万很正常。“高手”如果打“野球”,赚得更多。
这个暑假,李隽没法去北海道,她忙着筹办中日乒乓球夏令营;孟祥瑞和高桥兴与打算建造全日本第一家乒乓球养老院;韦晴光则想开第二家球馆,10张台、能洗澡、有食堂。
1991年,当韦晴光踏上日本的土地时,他的身后是一群急于寻找出路的中国乒乓人,这股风潮持续了二十年。“那个时代塑造了我们这样的人。”王锐说。
现在,它结束了。
采访、撰文、编辑:徐佳、韩见
摄影:赵琛
录音整理:俞榕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