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本支持海外投资的经验及启示

作者:未知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2019-3-5 8:48:21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投资萎缩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和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浪潮的泛起,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屡屡受阻。为支持企业“走出去”,日本政府构建了完备的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通过研究和借鉴日本政府支持企业海外投资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支持海外投资的主要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延续明治维新时期创造的工业基础,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亚洲经济腾飞的“领头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资源匮乏和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一批日本企业开始进军海外。针对这一趋势,日本政府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在融资、保险、资金协调和信息咨询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海外投资保护制度,为日本企业境外投资充当坚实后盾。


(一)完备的融资体系


为方便支持企业海外投资,日本政府整合现有金融资源,通过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和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海外投资搭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融资体系。


1.强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解决融资问题,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优惠金融”。1999年,日本政府设立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以下简称“JBIC”)。在日本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JBIC扮演了重要角色。JBIC的融资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广泛的服务范围。JBIC是为企业海外投资设立的专门融资机构,为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并购提供金融支持。JBIC的服务对象广泛,既包括日本独资企业、合资企业,还包括与日本企业合资的外国政府。这便利了日本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的融资需求。二是低廉的融资成本。日本政府的扶持加上日本央行常年的低利率政策,使得JBIC的融资利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JBIC提供的5年期贷款年利率仅为0.01%,而最长的10年期贷款年利率也只有0.4%。低利率贷款减少了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成本。三是便捷的融资服务。2010年,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设立“两步贷款”(TSLs),操作方式是先由JBIC将资金贷给金融机构,再由金融机构为日本的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借贷便利。“两步贷款”主要面向在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当大企业需要海外并购或关于日本国家利益的重大项目时也可以申请此项贷款。


2.专门的担保体系。为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打消银行支持企业海外投资的顾虑,日本政府设立信用担保协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当中小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信用担保协会暂时代为偿付。201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支持其现地融资的政策,降低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难度。


3.多元的融资渠道。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并购和投资,日本政府设立了主题投资基金,有效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成立“金融矿产事业团”,支持日资企业在境外收购海外矿产资源。二是设立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专门投资于日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大型制造业建设项目。这些投资基金和银团的设立,缓解了日资企业在海外投资或并购的资金压力。


(二)成熟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2001年,日本贸易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EXI”)成立。NEXI为日资企业的贸易、融资和投资提供保险业务。针对海外投资保险,日本贸易保险公司推出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用于保护由战争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东道国政府的征收和权利损害以及外汇管制而造成收益无法汇回的损失,保险期最高30年。日本政府注重海外投资保险体系建设,通过保险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保障,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商业经营,为企业海外投资权益提供了保障。


(三)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以及日本国际协力组织联合为企业提供咨询,通过集中收集境外投资国家的政治、金融、贸易等信息,利用全球信息网络帮助企业开展前期调研、项目投资,参与东道国之间的有效沟通。据统计,日本海外投资咨询窗口接受的投资咨询每年3000件左右,为企业顺利开展投资活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建议。最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利用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联合对外投资日本企业,建立日本企业互帮互助、资源分享平台。日本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加速了日本企业的“走出去”进程,推动日本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风潮。


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日益规模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中国已逐步跻身世界主要对外投资输出国的行列。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达到1298亿美元,同比增长4.2%,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中国的海外投资仍然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企业海外投资面临不确定性


1.投资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总需求持续不振,部分发达国家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与货币争端频发。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更多的是规则的接受者。西方国家的金融垄断和货币霸权制约着中资企业出海的空间。


2.全球产业重构对国际投资流向的冲击。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技术转型升级战略的推出,标志着新一轮全球产业重构的开始。随着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工业4.0计划的提出,都在力争抢占全球产业和价值链的上游,对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政府海外投资保护机制不健全


1.地方政府海外投资保护制度缺失。海外投资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究和咨询以及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金协调和专业服务。近年来,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核心力量,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在信息提供、融资以及与东道国协调等方面提供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在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时治理能力不足,阻碍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2.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亟特完善。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9%,由于沿线国家普遍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政治环境多变、宏观经济不稳、法律规范不健全,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面临多重风险。尽管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拥有巨大需求,但中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三)企业自身能力不足


1.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对比跨国公司,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信息收集、风险防范、公共关系、管理经验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决策者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了解不够深入,造成海外投资企业水土不服。


2.境外投资领域过于集中。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国际自然资源领域的开发和竞争。这些投资领域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矛盾集中区域和风险密集区,这导致我国企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日本支持海外投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中资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日本政府在支持企业海外投资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金融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1.不断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要通过对话和谈判,逐步提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等措施打破西方国家对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的垄断,重塑国际金融市场规则,形成互惠互利和开放共赢的新格局。


2.通过区域性经贸合作组织协调沿线国家关系。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磋商和对话,推动建立国际经贸合作组织,协调“一带一路”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化解和消弭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的障碍。


3.加强海外投资支持体系顶层设计。各境外投资主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搭建海外投资综合性服务平台,共享海外投资信息;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设立跨境投资金融服务平台,为中资企业出海搭建桥梁。


4.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指导。加强信息收集和咨询服务水平,引导境外投资企业合理利用“走出去”各项政策,熟悉和遵守东道国当地法律,合理规避政策风险。


(二)完善海外投资金融支持政策


1.以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为契机推动金融创新。引导和推动银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支持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融资,降低跨国公司资金池业务门槛,培育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设立国际结算中心和区域性总部,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2.搭建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以新一轮开放为契机,加快推动中资银行海外网点的建设,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发挥外资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国际网络的优势,加强境内外联动,通过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优势互补,使跨国公司在境内外都能享受高效的结算、跨境担保和资金池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国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


3.健全和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境外投资企业所在东道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有针对性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促进双边或多边协议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相适应,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境外投融资担保制度,为企业“走出去”扫清后顾之忧。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26岁日本女子拥有结实肌肉 被称

    日本TOP12赛张本吊打水谷隼 石

    日本锦鲤国人拍下 这绝对是很值

    日本电影学院奖揭晓,《小偷家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