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柏铭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日本松下电器为其明年到来的创业100周年举办了“Change for the NEXT 100”主题发布会,在连续亏损之后决定对等离子等亏损业务进行剥离,向车载、住宅、元器件等B2B领域转型,而对于中国市场其在向B2B领域转型的同时将继续加强家电业务。
日本家电企业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辉煌一时,不过随着韩国和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日本家电企业逐渐衰落,近几年更是频频陷入亏损当中,这迫使它们进行业务转型,东芝、夏普等企业普遍选择的是将它们的家电业务出售。
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家电企业在面临中国家电企业的频繁价格战后,导致家电市场的利润极为微薄,家电业务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成为鸡肋。事实确实也是如此,2016年中国两大电视机企业海信、TCL分别位居全球第三、第四名,不过它们的净利润率分别只有5.5%、1.5%。
那么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家电市场真的是如此不堪么?笔者倒不如此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发展自己的品牌才更有前途,当然拥有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后,终究会获得丰厚的利润。
目前国产家电企业中以格力最为出色,其连续20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第一位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也夺得了空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在拥有了优势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其获得了远高于其他家电企业的净利润率,2016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净利润率达到14.0%,这是国产企业当中所罕有的利润率。全球家电老大三星电子2016年的净利润率为14.5%,可见格力成绩的优秀。
在中国企业逐渐获得了优势市场份额后可以反过来支持中国制造往高端制造业升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靠来料加工发展起来的,这就注定了我们需要逐步从低端制造业往上爬升。相比起前20年,当前中国企业所取得的成功已是巨大的成功。
中国手机企业曾在2004年前后崛起夏新、波导等品牌,不过当时由于产业链主要控制在国外企业手里,在国外企业对中国手机企业限制供应元件、提高元件供应价格等的打击下而迅速败落。2011年中国手机企业再度崛起,虽然高端元件依然被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不过中低端元件中国已能自行制造,华为海思、展讯等中国手机芯片企业更可以生产国产手机所需要的核心元件--手机芯片,这让中国手机企业得以走向国际市场,并在欧洲、印度、非洲等市场获得优势的市场份额。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同样如此,格力、美的、海信、TCL等在国内市场占据优势市场份额后,它们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开始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国产家电企业在拥有一定基础后,开始投入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格力、美的两家国内最大的空调企业也拥有了自己的压缩机工厂,海信开发了自己的电视机芯片,TCL则发展起了自己的液晶面板工厂;美的更是通过收购东芝白电业务获得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白电品牌以及国内空调企业一直难以攻克的部分变频空调技术。
对当下日本不少企业对家电业务剥离的做法,中国企业更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强化自己的家电业务,趁机夺取更多市场份额,即使当下利润较为微薄,也不应该放弃。当下全球家电老大三星当年正是通过夺取了全球电视机优势市场份额后支持液晶面板业务的发展逐渐获得如今的优势产业链,反过来又支持了其品牌的强大,成就了今天伟大的三星。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正处于关键时刻,上游产业固然有丰厚的利润,但是其也需要品牌作为支撑,否则再强大的产业链也有可能在面对强势品牌企业的时候无奈被迫杀价竞争,这从苹果屡屡迫使产业链降价可见。作为全球最大代工企业的富士康正是因为难以忍受苹果等客户的苛刻要求,而发展自己的品牌进入了家电市场,这也反映了家电市场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对于当下实力依然未足够强大的中国制造来说,更应该同时支持产业链的发展和家电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不应该仅仅因为家电业务的利润微薄而放弃,当下已获得一定优势的家电企业对中国制造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松下与其他日本家电企业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它依然不愿放弃家电业务,而是在强化进军上游产业的同时继续发展家电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