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科学号”探测冲绳海槽 日本巡逻船阻挠
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近日已抵达冲绳海槽开展活动,昨天(13日)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两艘巡逻船阻挠但未予理睬。刚刚服役的“科学号”本月8日开始了它的首航之旅,任务是在冲绳海槽探索生命起源。
4月8日,“科学号”驶出青岛港,开始首次科考任务
“科学号”科考活动遭日本阻挠
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日前抵达冲绳海槽,考察深海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12号清晨,“科学号”抵达作业区,对冲绳海槽热液区的热液喷口、周围海域物理化学环境,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和取样分析。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声称中方船只连续两天进入了日方所谓的专属经济区,要求中方停止科考。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12号和13号连续两天发现“科学号”,在冲绳县久米岛附近、所谓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开展疑似海洋调查活动,那霸海上保安总部说,日方巡逻船要求“科学号”停止活动,称未经允许不得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开展调查活动,但中方未作回应。
冲绳海槽是中国主张的中日海上划界依据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首航
4月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在青岛中苑码头起航,执行中国科学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WPOS专项)科学考察任务。
这是“科学”号首次综合性工作运行,也是我国首次对西太平洋深海进行大规模系统观测,将在特定区域布放几十套浮标。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号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作为法人单位以“专业运行、开放共享”的管理模式运行。“科学”号在技术和建造方面整合了当前海洋科学考察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装备和信息技术集成,可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被称为“海上移动实验室”。此次海洋科学考察是“科学”号正式交付以来的首个航次,代表着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考察船正式投入运行。
WPOS先导专项以热带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印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科学”号此次搭载了水下缆控潜器(ROV)、深海拖曳探测系统、重力活塞取样器、电视抓斗和岩石钻机、万米温盐深仪(CTD)等许多先进的大型深海探测和取样设备。其中,“发现”号ROV配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高清摄像系统和机械手,具备深海热液区温度、压力、盐度、浊度、溶解氧、pH、甲烷、二氧化碳等多种物理化学环境参数的原位探测能力,可以对近海底海水、热液流体、浅表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进行可视化现场取样。
按照航次计划,“科学”号将于4月10日抵达目标海域,并开展地球物理调查、地质和生物取样等海上调查工作,预计5月2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务。在深圳短暂休整后,“科学”号还将继续开展与热液活动研究相关的后续海上科学考察。
“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资料:
船舶参数:
“科学”号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总吨位4711,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定员80人。
大事记:
2007-12-20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2010-10-28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在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开工建造
2011-11-30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在武汉下水并命名为“科学”号
2012-09-29 “科学”号交接仪式在青岛举行
2013-04-08 “科学”号在青岛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