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四点半,中小学生下课后一小时左右,球馆就热闹起来。乒乓热在日本逐年升温,这家老板履历过硬、教球认真仔细、规模和设施在东京算是出众的球馆,现有的场地已不太够用了。“到我了到我了!”有小孩扑到球台上,抢着上场。
韦晴光说,尽管都土生土长在日本,华裔小孩和日本小孩还是有显著的区别:那些规矩沉默、怕教练的,多半是日本人,而第二代华裔,由于父母要很努力打拼才能在异国扎根,这种“厉害”的性格和做派,也多少遗传给了孩子。球风上的差异就要和日本教练教出的孩子比才能看得出来了,“队员一出手,一看走位、一个挥拍,就知道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教的”。
这就是韦晴光现在的每一天,把中国乒乓不可言说、精妙幽微的技术传授给热爱卓球的日本孩子,同时通过这项经年累月的工作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成为日本人”
在中国打乒乓,竞争大,出路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出国高峰中,乒乓球手们涌向海外,打联赛,甚至入籍打奥运。国家并不鼓励运动员外流,但默许一部分人出去,作为一种物质奖励。
乒协一度规定男运动员必须满28岁,女运动员满25岁,才能赴外交流。陈静、刘伟、王涛、乔红……都有海外打球经历。按韦晴光好友、同在东京的前北京队球手李隽的话说,“出来的全都是大腕儿,打得差的谁敢来呀”。世界冠军王涛也短期来过日本,当他把智能马桶盖扛回北京的时候,韦晴光看傻眼了。
1988年拿到奥运金牌后,韦晴光“没了目标”,已经想退役了,但还是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国家队队长打完了1990年亚运会。告别了高强度的训练生活,他想找个离家不那么远,打球也不那么累的地方休息一阵。
高手都想到欧洲淘金,去日本被认定为浪费青春,因为“水平太差”。但第41届世乒赛正好在千叶举行,去都去了,韦晴光决定留下来试试。时值经济泡沫极大膨胀,稍有规模的企业都会成立不止一个体育俱乐部,棒球、乒乓球、马拉松……每个俱乐部都希望引进水平高的运动员,帮他们赢得比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尾页